财联社(北京,记者 刘阳)讯,向着NEW AUTO核心战略目标转型,大众的野心显然不仅限于销售规模庞大的电动汽车整车。3月21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已与华友钴业和青山集团签署两份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拟分别与后者在印尼和广西各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以进一步巩固在国内电池价值链中的地位。
其中,计划中的印尼三方合资公司在满产后原材料总产能可以满足160GWh电池所需的镍、钴原材料供应;与华友钴业拟设立的广西合资公司将专门从事镍、钴硫酸盐的精炼、前驱体加工和正极材料生产,以助力大众汽车进一步优化电池成本。
“此次合作将有助于实现集团电池成本降低30%-50%的长期目标。”大众汽车方面认为,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也占据了动力电池的大部分成本。此次合作旨在实现成本优势,确保原材料供应,实现透明、可持续的供应链,同时加强在包含前驱体、正极材料等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协同,“这将进一步巩固我们在国内电池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强在快速增长的电动出行领域的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与两家中国企业达成相关合资协议的前三天,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加入“负责任采矿保证倡议 (IRMA)”。资料显示,IRMA目前拥有50多家不同成员单位,致力于制定和建立严格的标准,以负责任地开采矿石中的原材料。
“大众显然已对进入上游采矿业做好了准备。”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按单车带电70度计算,其此次与华友钴业和青山集团在印尼成立的三方合资公司160GWh的电池产能规划,可满足至少200万辆电动车所需的电池。“面对这一庞大的需求,大众需要从电池原材料上游进行控制。”
此前,大众汽车集团预计到2030年,全球售出的汽车中有二分之一将是纯电动汽车。按此推算,届时其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至少将达到500万辆;而在中国市场,大众计划到2025年向中国消费者交付约150万辆新能源汽车。
大众汽车集团在去年12月提出的2022年至2026年的投资计划也反映了产品组合的系统电气化。与之前相比,这一计划将电动汽车的资本支出和开发成本增加约50%,总计520亿欧元。
财报显示,2021年年,尽管整体销量同比下降6.3%至860万辆,但大众汽车集团销售收入增长12%,达2502亿欧元。2021年,大众集团在全球共交付纯电动车45.29 万辆,实现近翻倍增长。其中,中国市场纯电车型销量增长为2020年的4倍,至约9.3 万辆。
“伴随着碳中和目标而来的,是一系列电气化转型策略。”行业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激增之下,为了保证充足的锂电材料供应,出手布局上游资源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最理想的方案,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下游企业和上游资源企业建立更深度的联系和合作,“电动车的核心一定是动力电池,拥有优质电池资源实现自给自足,将成为汽车企业比拼未来的关键。”
此前,丰田通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长城汽车等电池企业及主机厂均已进军上游锂资源。
为了搭建一条可控的电池供应链,在去年的战略发布会上,大众集团宣布与国轩高科进一步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已达成《关于电池战略合作关系的谅解备忘录》。彼时,谈及与国轩高科的合作时,大众集团CEO迪斯提到,“我们共同的战略目标,是成为世界三大电池制造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