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无锈钵 山核桃
“我们必须第一个进入中国!”
这是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一段时间里的口头禅。
1978年,成立不到6年,刚刚凭借一则成功广告打动美国人的耐克,迎来了他们品牌生涯的关键抉择:“要不要进入中国市场?”
彼时,绝大多数的高管都反对这一计划,同这个跨越1万公里的冒险计划相比,踏实经营好当下的美国市场,无疑是更加理性的选择。
最终,面对不确定的前景,公司的讨论会议上,年轻的菲尔·奈特用反反复复的两句话,打消了所有人的犹豫:
“中国有10亿人,20亿只脚。”
“没有一个品牌为他们穿上鞋子。”
在那封写给中国政府的信里,菲尔·奈特满怀希望的规划了耐克的商业前景,他相信,随着合作的加深,耐克每个月将在中国卖出10万双鞋,10年后,这个数字会变成100万。
事实也的确如他所料,依靠着中国市场贡献的庞大利润,耐克在全球市场的业务,开始收获长足的发展,截至1996年,这一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飙升至43%,将阿迪、锐步等一系列品牌踩在脚下。
即便是在中文社交网络上被疯狂抵制的2020年,大中华区依然是耐克最大的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超过17.8%。
在此同时,今天,李宁、安踏等成长中的本土品牌,不得不耗费成倍的时间和精力,去对抗耐克在数代人脑海中所留下的印象。
为什么说中国“没有品牌”?
相似的情形也在众多行业里发生着。
今天,同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相对应的,则是品牌输出端的乏力。
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中国实现制造业增加值达3.85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29.2%。与此同时,中国的自有品牌市场规模,仅为1万亿元,不足美国市场的八分之一。
琳琅满目的零售赛道里,真正有能力走向全球的品牌,其实屈指可数。长珠三角洲各式各样的现代化工厂背后,大批优质产品只能被冠以“白牌”的形式低价销售。
对此,奥美广告公司前全球CEO夏兰泽(Shelly Lazarus)曾经说过一句非常不留情面的话:
“中国没有品牌,有的只是商标名称。”
回望过去,中国品牌为何迟迟无法登上国际舞台?
一个绕不开的原因,是残酷的国内竞争。
在大多数产品领域,成百上千家公司疯狂“内卷”,已经是中国市场的一大特色。
在中国,2010年前后,光是获得生产许可的汽车及其他机动车公司有150家,自行车厂家也在500家以上,与此同时,众多行业的高端品类均已被外国品牌占据,这也进一步压缩了本土企业的利润空间。
可以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品牌都只能勉强自保,无力向上拓展。
另一个层面的原因,则是在于品牌能力的缺失。
长期以来,中国零售商习惯于仅承担终端分销职责,欠缺自有品牌开发所需要的市场调研、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品牌战略等能力。
而在零售业更发达的欧美,情况截然不同。
例如沃尔玛,从1980年代起开始发展自有品牌供应链,目前自有品牌SKU占比约30%,主打的是惠宜(GreatValue)和沃集鲜(Marketside)。通过严控研发和供应链成本、节省中间环节费用提高毛利,将自有品牌价格做到比同质产品低25%左右,但仍能贡献更高利润。目前沃尔玛自有品牌贡献收入30%,但利润贡献近50%。
相形之下,国内的零售品牌在这些“硬功夫”上,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商业没有绝对,对比国际零售品牌普遍重视的供应管理能力,本土品牌同样有着追赶的机遇。
这之中,过去几年里,在海外“攻城略地”的名创优品,就是其中的代表。
谁创造了曼哈顿的“东方潮流”?
在纽约曼哈顿岛的西南端,作为这座城市最具创意的商业街区之一,从清晨到深夜,曼哈顿SOHO每日迎接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时尚买手。
这个曾在19世纪被钢铁建筑包围的城区,如今已浸润着艺术与商业气息。《纽约时报》曾将这里SOHO区评为“定义纽约商业的新空间”,在部分学者眼里,SoHo区是城市不断更新自我的案例,“SoHo效应”是学者们为其贴上的标签之一。
在曼哈顿SOHO区,新老品牌的迭代成为了一种常态。有毫不起眼的时尚买手店成为知名品牌,比如Opening Ceremony;也有早已成名的品牌屡屡碰壁,比如J.Crew。在曼哈顿SOHO区,对大多数渴望来到这里的零售品牌而言,你必须习惯这种“自主更新、不断换血的模式”。
2022年2月26日,在曼哈顿SOHO的一处街角,一条长长的队伍林立着,手拿购物袋的粉丝有序地排队进入店内,这条队伍不时引来周围匆匆而过的行人的张望。
对于寸土寸金的SOHO区而言,排队、购物与讨论并不算一件稀奇的事情。但对于这家中国品牌而言,来到这里,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
这家入驻SOHO的中国品牌正是名创优品,打着“$10’N Under十美金”的概念,这一品牌的布局已经徐徐展开。
随着名创优品曼哈顿SOHO店的正式营业,这不仅仅是名创优品在北美地区的第110家$10’N Under十美金品牌概念店,同时也是首个入驻曼哈顿的中国品牌。
熟悉“名创优品”的大多数人都了解这个品牌的创业故事,一个出身平凡的湖北人南下创业,在连续创业的过程中,凭借着对线下零售生意的熟悉,做出不平凡的一番业绩,将生意遍布全世界。
但对不熟悉它的人来说,比起理解“十美金概念店”的商业模式,普通的海外消费者更容易被它的设计、商品与文化所吸引。这家“名创优品曼哈顿势能店”在店铺设计上邀请了著名的GH+A Design Studio,这家曾服务于奔驰、杜卡迪等品牌的工作室在740平方米的店铺内展开了他们的艺术设计。
据了解,店内精选名创优品旗下10大品类超3000款产品,构建出了一个“好看、好用、好玩”的新消费场景。
显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家“十美金概念店”的四周,随处可见的各个大牌、奢侈品店,名创优品不仅需要拿出自信,更需要找到与海外消费者的相处之道。
名创优品摸到的法门是“兴趣”。叶国富曾将名创优品实践总结为“兴趣消费”理论——随着Z世代成为主流人群,年轻人开始愿意为情感价值买单。
2022年2月22日,一场以“LOVE 2GETHER”为主题,横跨多国的巴士巡游正式开启,印刻着名创优品“MINI FAMILY”家族成员MINI PEN形象的“22号巴士”将从纽约开出,陆续在美国、墨西哥、意大利及西班牙等国家陆续发车。
这些在全球奔跑着的“22号巴士”不仅是一场节日营销,同样也隐喻着名创优品的全球化战略已初见成效。据名创优品最新财报显示,名创优品目前已经进入美国、法国、意大利等10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门店数量已超5000家,其中,海外店铺数量已达1877家,保持着较为稳健的开店速度。
正如叶国富自己所说,目前名创优品的全球化已跨过了“快速占领全球市场”的第一阶段,目前已进入到“打造市场本地化样本,细分深耕经营升级”的第二阶段。
名创优品“护城河”仍在
然而,同名创优品的“渐入佳境”相对应的,则是市场犹豫和逡巡的态度。
3月3日,名创优品公布了2022财年第二财季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名创优品该季度整体业绩超预期。报告期内,名创优品总营收达27.7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国内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12%;海外营收7.2亿元,同比增长55%。
财报甫一发布,美银美林、高盛等券商机构随即给出了“买入”评级,相较于投资机构的热情,另一边的行业和媒体,态度则多少有些冷淡,连带着这一企业的股价也随之下挫。
同一份财报和业绩,为何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根源就在于,两者对于名创优品的未来价值,产生了分歧。
悲观者认为,截止目前,名创优品共计拥有门店5045家,距离此前“百城千亿万店”这一目标足足差了一半。
然而乐观者则认为,名创优品的潮玩新业务TOP TOY继续保持高增长,与此同时,相较于门店的数量,名创优品的支撑门店扩张的核心价值没有改变,这一品牌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换句话说,不是开一万家店的才叫名创优品,而是只有名创优品,才能开出一万家门店。
一直以来,新零售的“门店魔咒”,都让品牌望而生畏,做直营店绕不开高投入、高成本,做加盟店又难免品质参差,这一点,已经由便利店、鸭脖和奶茶等昔日风口,为我们所揭示。
相比之下,名创优品是业内为数不多兼顾品质和成本的品牌,隐藏在业绩之下的数据是,今天,名创优品能够对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超5000家门店保持稳定的供货,提供超过8000个核心SKU的美好生活用品,利用全球超900个供应商网络系统,采取因地制宜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模式,保障不同市场拥有一致的产品服务的同时,又有着市场特性。
这正是品牌供应链能力的成熟且稳定的体现,某种意义上,支撑名创优品过往高速扩张的,也正是这种能力。
回望过去,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使得名创优品从设计、生产到运输、销售用时更短,成本更低,实现门店铺开;反过来,不断增长的门店数量又助推了供应链端的规模优势,进一步降低了品牌开店的成本。
在此基础上,另一个没有被关注到的细节是,名创优品是国内零售品牌中,极少数用数字化科技“武装到牙齿”的品牌,依托数字化中台对供应链和门店的优化,名创优品得以更进一步降本增效。
或许投资者看重的,其实从来不是名创优品具体的门店数量,而是支撑名创门店价值的价值内核。
疫情等不可抗力或许可以改变一个品牌的扩张、营收、利润,然而无法改变品牌的“护城河”。
这也是为什么,抛开营收数据,在缺乏品牌的国内市场里,名创优品能够收获的用户追捧,在沃尔玛、耐克、苹果等一众品牌,依托卓越的供应链能力纵横中国市场的时候,名创优品是为数不多“用魔法打败魔法”,将门店逆势向全球输出的品牌。
相较于沐浴着美国东海岸阳光的“鞋狗”,中国质造需要的,其实是更多像名创优品这样的“潮流”,来不断拉近工厂到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拉近文化IP和粉丝之间的距离,拉近美好生活同年轻人之间的距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