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洋畔,浪激潮涌,风帆再起。
8月20日,滨海湾新区举行“抢抓双区战略机遇,建设开放品质新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当天,滨海湾新区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百亿元。
动工项目以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项目为主,包括投资近50亿元的vivo智慧终端总部产业项目,内环岛路(西段)提升改造工程、虎门大道南延线工程等6个道路建设项目,东宝公园二期、威远岛森林公园林相工程、交椅湾新河工程等8个生态环境、水利建设项目。
重大项目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随着新一批重大项目开工,滨海湾新区正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紧迫感,为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激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
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跑”
从东湾大道沙涌桥26根钻孔桩灌注完成,到欧菲光电影像产业项目一期基坑土方全部开挖、外运完成,再到OPPO项目数据中心宣布年底交付运营……“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滨海湾新区持续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紧迫感,促成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花,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
今年6月,滨海湾大桥主塔塔柱第一节TD3节段顺利完成了混凝土浇筑。“领导带班制、管理人员轮班制、现场工人24小时作业制,确保工程全面快速、有序推进。”滨海湾大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7月,大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力争今年年底实现全桥主体结构贯通。
大项目落地生根,新动能蓄势待发。8月20日当天,vivo智慧终端总部、滨海景观活力长廊东宝河堤段、交椅湾新河工程等15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超100亿元,涵盖产业、交通、生态等多个领域。
目前,滨海湾已列入市重大项目计划共28个,总投资规模1358亿元,2021年度投资额为52.2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约25亿元。这些项目竣工后,将为滨海湾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提升发展能级,加快打造东莞未来城市形象标杆奠定坚实基础。
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海波表示,滨海湾将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促进城市发展提质增效,全面对接支持服务“双区”建设,全力打造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践行新发展理念排头兵、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打造珠江东岸新枢纽
放眼当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只有打破城市地缘空间限制,才能实现产业布局、配套衔接的多维度协作。
俯瞰珠江口岸,滨海湾位处大湾区几何中心,广州、深圳经济走廊的黄金分割点,其“黄金节点”的地位,决定了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枢纽的战略地位。
然而滨海湾的交通路网尚不完善,城市三大板块彼此交通不够通畅,难以支撑滨海湾与周边核心城市、区域的融合发展需求。
为把城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发挥到极致,滨海湾全力开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开发、大建设。目前,交椅湾板块“五纵一横”道路已建成通车,滨海湾大桥、东湾大道、滨海湾大道沙涌桥、东湾大道沙涌桥等在建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威远岛、沙角半岛板块紧随其后,正通过重大项目建设搭起交通大骨架,畅通内外循环。
滨海湾大桥、东湾大道、滨海湾大道沙涌桥、东湾大道沙涌桥等在建项目已完成投资5.64亿元,福海路南延线、滨海景观活力长廊交椅湾段等18个储备项目加速推进。
通过修路把交通框架拉开来,把城市格局做起来,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这是新区城市发展所需,也是民心所向。今年下半年,威远岛、沙角半岛板块多个交通基建动工在即,一批与市民出行息息相关的道路工程被优先提上日程。
“以后往沙田西方向出行,再也不用绕远路了,可以一路直达目的地,方便太多了!”去年年底,滨海湾新区内环岛路、虎门大道南延线升级改造的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当地居民的热烈讨论。
翻开威远岛地图,可以清晰看见,三条道路升级完成后,威远岛将搭建起“两纵一横”的交通网络主框架,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交通圈,进一步提升市民出行的方便度与舒适感。
从东湾大道跨太平水道桥设计方案出炉,再到威远岛、沙角半岛多项重大交通项目动工……目前,滨海湾一批批内循环道路建设加快建设,畅通新区三大板块“内循环”,为城市产业发展打开无限想象空间。以正在建设的东湾大道为例,道路两侧布局了OPPO智能制造中心、小天才、欧菲光、正中等重大产业项目。道路开通后,对于产业项目的加速推进和生产要素的流通将产生“酵母”作用。
纵观湾区城市发展历史,交通网络对于城市之间的链接至关重要。无论是产业空间的重组、再塑和延伸,还是创新载体的布局、规划和呼应,都能通过交通网络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流动。
今年3月,东莞市轨道交通局明确,广州地铁22号线未来将跨海而过连接东莞,经东莞滨海湾站东延至深圳,可达高铁光明城站。届时,滨海湾与穗深城市中心的时空距离将大幅缩短。
对滨海湾而言,积极搭建对标一流城市的交通路网大骨架,既是承接湾区优质外溢要素的迫切需求,也是推进区镇融合并进,推动整个滨海湾片区共谋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目前,伴随内环岛路、虎门大道南延线等道路建设动工,新区与沙田、虎门等周边镇街交通通达程度将显著提升,滨海湾片区优势有望叠加释放,实现片区土地发展蓝图的空间扩展。
背靠周边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滨海湾能够快速连接深圳宝安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南沙港等国际化交通枢纽。但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加速建设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密切与周边发达城市的连接,特别是深度融入“双区”建设,滨海湾有着更长远的谋划。
规划中的滨海湾站将实现高铁、城际、地铁“三铁”合一,未来乘坐轨道交通6分钟到达深圳、35分钟到达广州、40分钟到达香港,深度融入广深港“半小时通勤圈”,筑牢滨海湾与这些核心城市的“朋友圈”。未来,深圳轨道20号线也将接入滨海湾站。同时,将推动滨海湾海堤路、东湾大道等主干市政道路与深圳滨江大道、交椅湾大道无缝衔接,打通两地同城化发展的主动脉。
接下来,滨海湾力求打造一个港澳码头、两条城际轨道、三条高速铁路、四条高速公路汇集的复合交通条件,以便捷通达五大国际机场,实现片区相连、“三心”互通(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对接广深的最终目标。
这些“硬联通”无疑将进一步推动人流、物流及创新要素在滨海湾的加速流通,对吸纳外来产业、资本、技术等发挥立竿见影的效果,为滨海湾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大后劲。
宜居宜业宜游城区崛起
“没想到在东莞也能看见这么美的大海。”
今年暑期,东莞人黄先生带着一家人来到滨海湾新区观光游玩,很快被东宝公园“圈粉”。沿着蜿蜒而行的迎宾景观带,东宝公园、滨海驿站、滨海湾青创广场等景点“串珠成链”,成为东莞乃至大湾区其他城市市民的网红打卡地。
从单一的交通基础配套建设逐步转向城市环境配套的综合打造,今年以来,滨海湾新区全力做好教育、医疗、文化、政务服务等城市配套功能,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格局、高端优质的公共配套。
8月20日,滨海湾宣布投入24亿元推进新一批生态环境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一廊三绿心三水系”空间建设全面提速,进一步夯实自然生态基底。
以高品质的生态建设对标对表深圳,让百姓尽享一城山水。滨海湾依托海岸线优势,打造了一条串联“山海河林田”的滨海景观活力长廊,这也是实现“公园城市”构想的关键一笔——以长廊串联起5000亩的威远岛森林公园、3000亩的中心农业公园、2000亩的磨碟河湿地公园“三绿心”,以及太平水道水岸公园带、磨碟河水岸公园带、茅洲河水岸公园带的“三水系”,构建“一廊三绿心三水系”的生态格局。
“我是虎门人,没想到小时候记忆中东莞的海又回来了!”站在交椅湾板块的滨海驿站,正中投资集团总裁邓学勤欣喜地说。目前,总投资83亿元的正中科学园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吸引约万名顶尖科技人才入驻。邓学勤相信,滨海湾优美的生态环境将成为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磁石”。
为着力解决人才创业就业的后顾之忧,滨海湾还加快推进镇远中学、未来学校、人才房、文体公园、滨海驿站等高品质公共配套建设,筹建滨海湾外国语学校,以城市的精美品质、优美生态、和美生活为各类人才树起安居良木。其中,位于威远岛的镇远中学将于明年建成交付,预计提供3000个学位;文体公园预计8月动工,将配置室内羽毛球馆、11人足球场等场地,为市民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运动空间。
虽为粤港澳大湾区“后起新秀”,滨海湾却有着独一无二的厚重历史价值。辖区内分布着威远炮台、沙角炮台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上疍家、渔排渔港等岭南特色渔港,是近代史的开篇地、岭南文化聚集地,蕴含着丰厚的人文底蕴。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基于这样的认知,充分保护、利用现有历史人文资源,塑造文化品牌,成为滨海湾今年以来的重点工作之一。
作为东莞地标、重点旅游景点,位于威远岛的海战馆博物馆每逢节假日便十分热闹。为持续活化利用文物,进一步提升市民游玩体验,海战博物馆周边综合提升工程将全面启动,通过建设广场、花园、驿站等配套设施,将博物馆及周边环境打造成“对话1840”的叙事空间,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让历史文化遗产更好融入百姓的生活。
同时,结合沙角炮台和沙角电厂的悠久历史,滨海湾计划进一步打造沙角文化创意区,在临洋码头建设疍家文化公园,打造独有人文IP,进一步擦亮滨海湾的文化名片。
一幅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美丽画卷正在新区徐徐展开。“滨海湾拥有这么好的区位优势、生态资源、文化底蕴、总体规划、产业定位,未来必将成为代表‘未来城市’形象的标杆地区,必将成为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城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镜堂这样展望。
重大项目赋能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在珠江口东岸伶仃洋畔的交椅湾板块上,OPPO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建设步伐持续加快。目前,厂房主体完工80%以上,数据中心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预计将于今年年底交付运营,并有望于明年1月逐步开始服务全球用户数据。
抓住重点项目建设“牛鼻子”,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滨海湾已招引OPPO全球总部、OPPO智能制造中心、vivo智慧终端总部、小天才智能科技中心,以及正中科学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并与华润、天安、华侨城等一批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在滨海湾新区的重大产业项目现场,处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截至上半年,OPPO、小天才、正中、欧菲光等5个在建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2.34亿元,累计完成82.56亿元。
8月20日,总投资近50亿元的vivo智慧终端总部项目动工开建,计划于2025年竣工。vivo智慧终端总部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占地423亩,主要建设智慧终端研发中心、智能设备制造中心、生活配套等。本次先行动工的是人才房,项目建成后将聚集一大批高端研发人才。
产业强则经济强,项目兴则产业兴。面向大湾区发展新阶段,滨海湾正对标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新动能培育方面,规划20平方公里用于打造新一代信息通信、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都市文旅产业、未来产业、总部经济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出多个低成本空间,为新动能的壮大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
空间拓展方面,全面启动威远岛、沙角半岛、交椅湾三大片区的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工作。推动大湾区大学等重点项目的土地整备,开展滨海湾青创城、站北市政公园、环保产业基地、信义玻璃厂等城市更新项目前期工作和沙角电厂“土地共建”工作,为对接融入“双区”建设,推进产业合作提供承载空间。
政策体系方面,初步构建了以高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先后出台了总部经济、利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基建、生产性服务业、资本招商八个方面的“十条”扶持政策。
招商引资方面,持续优化公共服务、政务服务、平台服务,按照“包装一批、招引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七个一批”产业项目闭环机制,全力实现产业项目快推进、早竣工、见成效。
接下来,滨海湾将探索建设珠江东岸产业融合发展带,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高端研发+先进制造”产业体系,打造莞深港最佳组合、最佳拍档的“试验田”,为大湾区发展全局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 郑国豪郭文君吴碧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