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土地资源 工业项目可转型产业园区
亦庄启动31个城市更新项目
经开区一批低效及空闲工业用地将逐渐盘活,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释放空间资源。
记者昨天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经开区允许工业项目转型为产业园区,提倡以政府收储、回购等方式开展城市更新产业升级。截至目前,已累计有超过70个意向项目,首批31个项目进入分批审批实施阶段。预计到第五年,这31个项目达标后总体可实现纳税50多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税收增收20亿元。
产业上楼向天空要空间
景园街8号地处经开区核心地段,2015年以前,这里是一家冶金设备生产基地,占地面积2.1公顷,但建筑面积只有1.45万平方米,容积率仅为0.79。
2019年,经开区通过城市更新平台公司回购这块土地时,原项目已经停产5年。转机发生在今年3月,经开区印发《关于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若干措施(试行)》,允许工业项目转型为产业园区。
按照计划,这个老项目拆除后,将建起“天空之境·产业广场”,打造专注于医疗器械、智能制造领域的绿色智能国际化产业园区。园区建筑面积将由原来的1.45万平方米增加到9.3万平方米,按照一般工业用地平均容积率计算,这一个项目就等于“凭空”造出5.2公顷土地。
土地资源紧缺一直是困扰经开区发展的难题,地上不够用能否向天空要空间?“向天空要空间不是单纯增加建筑高度,而是提高楼板荷载程度,使得2层以上车间和一层一样稳固,相当于打造多层土地,让产业上楼。”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还将在新园区每三层为企业设置一个垂直交通单元,实现人、车、货独立分行、高效运转。”经开区城市更新平台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于202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初步预计到2025年,实现产值超8亿元。不仅如此,经开区还将以“天空之境·产业广场”项目为核心,通过城市更新方式,引领永昌路发展成为国际产业大道。
支持引入先进运营团队
凉水河一街7号院地块因陷入债务纠纷长期零产出,法拍后通过城市更新政策转型国际生物医药园,预计2025年达产后可实现纳税4亿多元。
有类似遭遇的华腾锦绣项目位于经开区新扩区域台湖地区,是原北京市从事搪玻璃产品和非瓷产品设计制造的老工业项目,原产业搬迁至外地后土地空置出来。由于原项目方不具备自主产业升级能力,引入北京市大型国有公司负责运营,由其二级公司负责改造提升,将新建网络安全云服务平台。
“只要企业想干,我们就提供渠道。有能力的可以自己干,没能力的可以请高人来干。”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也支持项目方引进先进管理团队入区一起运营。
为解决项目方的资金难题,经开区在城市更新政策制定初期就与区内几家大银行共同研究金融支持政策方案,推出匹配的金融政策。对经批准转型为产业园区的项目,经开区将实行年度评估制度,考核合格的可获得奖励。
城市更新中实现产业升级
隆庆街10号原是一家软包装印刷基地,占地面积不足1公顷,容积率0.66,两年前已经关停。
按照最新方案,这里将打开围墙,打造多层次开放街区,与城市共享绿地景观,塑造开放共享、活力宜人的园区空间。同时充分挖掘园区地下空间价值,合理拓展工业用地功能边界,补充区域配套,完善城市功能。
据透露,原项目拆除后,新建的“STAR NET健康智谷”项目地上地下总面积将达到2.4万平方米,空间主要功能为中试生产、研发试验及辅助用房,将吸引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的旗舰企业落户,进行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初步估算,2024年项目可实现产值近4亿元。
城市更新项目将充分优化利用现有资源,提升产业空间。粗略测算,首批31个城市更新项目达标后总体可实现纳税50多亿元,地均纳税约3600万元/公顷,平均每平方公里税收将增收20亿元。(曹政)
关键词: 亦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