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英诺伟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英诺伟”或“英诺伟医疗”)在港交所公开递交上市申请材料,冲刺香港主板上市。据介绍,英诺伟是中国领先的具有全球视野的非血管介入手术整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贝多财经了解到,英诺伟成立于2009年。根据CIC的资料,该公司是提供适用于包括泌尿外科、消化科及胸外科等所有进行非血管介入手术的主要医学专科内窥镜、有源医疗器械及无源耗材整合解决方案的世界上极少数公司之一。

根据相同资料,英诺伟已开发出全球及中国最全面的用于泌尿外科非血管介入手术的医疗器械产品组合。迄今为止,该公司拥有31款在中国、美国、欧洲及╱或日本获得批准的产品及17款开发中产品。

招股书显示,英诺伟的首款产品于2010年获得批准,并获得收入。于往绩记录期间,该公司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中国的销售。目前,英诺伟的产品在中国已经渗透至超过1500家医院,包括超过400家三级医院和超过1100家二级医院。

成立至今,英诺伟共完成六轮融资,其中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底的C2轮融资。根据招股书,英诺伟已先后完成1.1亿元A1轮、3000万元A2轮、3000万元B1轮、3000万元B2轮、4.375亿元C1轮和2.5亿元C2轮融资,合计约8.875亿元。

与之对应的是,英诺伟在A1轮融资、A2轮融资、B1轮融资、C1轮融资和C2轮融资后的估值分别为5.91亿元、6.11亿元、7.15亿元、10.30亿元、28.00亿元和62.50亿元,其中C系列融资的估值开始飙升。

对比来看,英诺伟的估值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由5.91亿元增至62.50亿元,相对翻了9.6倍。与此同时,英诺伟的每股成本由2019年1月的24.67元,增至2021年10月的140.0元,相对增长4.7倍,合理性尚存疑问。

而若要在港交所发行上市,英诺伟的发售价也应当不低于140元/股,否则C2轮投资者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账面亏损,而投资者能否接受如此高的定价尚未可知。另外,按C2轮融资后62.50亿元计算,约为2021年度收入的24.5倍,相差距大。

英诺伟解释称,这是由于其完成关于核心产品的注册临床试验并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三类医疗器械的注册申请;以及腹腔镜手术穿刺器、一次性导丝、一次性鼻胆引流等获得国家药监局的商业化批准,从而进一步扩大销售及营销。

根据招股书,2020年、2021年,英诺伟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7亿元、2.55亿元,同比增长85.9%。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由2020年的0.89亿元增至2021年的2.55亿元,同比增长103.5%,占比分别为64.9%、71.0%。

按收入结构来看,英诺伟的主要产品包括内窥镜、无源耗材及有源医疗器械产品。其中,内窥镜、无源耗材为英诺伟的核心产品,合计占比接近100%。2020年,这两类产品的收入分别为5144.9万元、8372.9万元,2021年分别为1.10亿元、1.43亿元。

截至目前,英诺伟尚未实现盈利。2020年、2021年,英诺伟的净亏损分别为1.71亿元和6.95亿元。其中,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分别为1.73亿元、6.99亿元,非控股权益分别为291.1万元、443.8万元。

英诺伟在招股书中称,于各期间(包括往绩记录期间),儘管其已自已商业化产品产生收入,但我们仍产生了净亏损,主要是由于就研发项目产生的开支及运营相关行政开支,我们为了扩大产品组合及激励僱员而产生该等开支。

此外,英诺伟于2021年的净亏损亦归因于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之公允价值亏损。而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英诺伟2020年、2021年的经调整纯利(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2097.1万元、4645.1万元。

2020年、2021年,英诺伟的研发成本分别为1.39亿元、2.91亿元,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101.1%和114.0%。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公司已在中国注册260项专利及专利申请,包括152项已发布专利及66项专利申请。

同时,英诺伟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注册六项已发布专利及36项专利申请。而据智慧芽数据显示,英诺伟及其子公司合计拥有236项专利申请信息,主要布局在内窥镜、导引鞘、插入端、扩张器、引流管、输尿管等技术领域。

英诺伟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时称,由于出行限制及居家办公政策,该公司的部分研发人员自2022年3月底起无法在现场工作。英诺伟表示,这中断了其研发活动并导致该公司的开发时间表延迟。

由于全球COVID-19及复发的未来影响仍不确定,英诺伟预期该公司的业务营运、计划监管程序及全球商业化将继续受到COVID-19疫情及复发的影响。

关键词: 医疗器械 专利申请 血管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