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一轮急速爆发后,小家电市场迎来了降温。
中商情报网整理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全国厨房小家电零售额同比下降12.2%,零售量同比下降10.6%。从一夜爆火到回归平静,只花了两年不到的时间。
挂上闲鱼待售的小家电数量正在增多,豆瓣相关讨论组里,大家对小家电的态度也正从“精致生活必备”逐渐向“放在角落吃灰”转变。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小家电行业的大起大落,小家电企业又经历了什么变化?
市场降温,小家电企业坐上“过山车”
一般来说,我们口中的“小家电”是指功率和体积都较小的家电,多用于提高生活质量。
以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可将小家电分为厨房小家电、家居小家电、个人生活小家电和个人数码产品。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除了数码产品外,其他品类都有一两款爆火的产品,如空气炸锅、扫地机器人、筋膜枪等。
小家电的崛起既有产业的沉淀也有风口的推动,在成为“网红”之前,小家电已经在国内发展了近40年。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电风扇、电饭锅为代表的小家电就已经开始进入国内普通家庭,随着技术发展与消费者需求变化,小家电的品类逐渐增多,其意义也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变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进入新消费时代,小家电被赋予了更多内涵。以厨房小家电为例,产品品类越做越细,光是搅拌榨汁就有豆浆机、榨汁机、搅拌机、料理机、破壁机等多种,其中不同种类产品的功能细节又不尽相同。
企业将同一类的产品做出如此细致的划分,目的在于尽可能多的吸引消费者。受技术与成本因素影响,小家电难以像大型家电那样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只能将不同功能拆分做成单独产品。
此外,为了吸引年轻消费者,大多数小家电的“颜值”都很高,同时由于科技含量低,小家电的价格大都比较友好,有些低端产品甚至只需要一两杯奶茶的钱。
高颜值、低价格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精致生活”理念的宣传领导下,产业很快进入爆发期。然而随着使用者的增多,一些潜在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为了控制成本,多数小家电都选择采用更便宜的原材料制作零件,最常见的材料就是塑料,而大量使用塑料又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质量问题。同时,在豆瓣等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在经过了最开始的新鲜期之后,小家电的使用频率直线降低,高颜值的小家电似乎正逐渐成为“快消品”。
正因为如此,小家电市场开始逐渐降温。最先受到影响的是厨房类小家电,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1年厨房类小家电的零售额为514亿元,同比下降14.1%,在13个品类中有11种销售额同比下降。
但并不是所有的小家电热度都回退,清洁类小家电的热度依然很高。2021年其市场规模达到136亿元,同比增长40.2%,洗地机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达333%。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在于疫情影响减退,外卖行业复苏,不少消费者自己动手做饭的热情衰退,二是由于厨房类小家电的功能单一,尝鲜过后,不少消费者选择搁置或二次转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潜在消费者的消费热情。而清洁类产品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懒人经济”下,消费者对于清洁类小家电的依赖程度直线上升。
企业的市场表现直接证明了不同品类之间的此消彼长。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厨房类小家电企业小熊电器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5亿元,同比下降5.32%;净利润1.89亿元,同比下降41.29%。
清洁类小家电企业科沃斯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前三季度,科沃斯营收82.44亿元,同比增长99.04%,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432.05%。
产品低端化现象严重,小家电行业面临发展困境
行业整体降温、市场分化严重,暴露出了目前小家电行业的不足。
以厨房类小家电为例,除电饭煲这类发展历史已久的小家电外,其余新品类的小家电如烤串机、酸奶机、煮蛋器等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技术壁垒几乎不存在。这意味着行业的进入门槛低,风口之下大量企业涌入,不仅增加了市场竞争难度,还带来了以低价、高营销费用换取销量的恶性循环。
比如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小熊电器就是以酸奶机、煮蛋器等创意小家电切入市场,依靠开拓此前不被注意的细分市场,小熊电器得以在2019年成功上市。然而市场热度起来以后,不少企业也随之进入这个领域,如小家电巨头美的如今也推出了酸奶机、煮蛋器等新品类。
碰上老牌巨头,新锐品牌在市场影响力、科技实力等方面都不占优势。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不断压缩成本降低价格,同时大量进行市场投放成为新锐品牌的首选。小熊电器2021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其销售费用为3.68亿元,占营收比重15.6%。
技术壁垒低,除了容易引发新老品牌之间的价格战、营销战以外,还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业内品牌繁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竞争。
企查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共有近60万家小家电相关企业,庞大的市场主体数量增加了监管难度,也导致市场上频繁出现残次品。比如电商报曾报道,2020年扬州曙光牙刷厂一款“9.9元包邮”的电动牙刷,一年的销售量能突破百万,销售额高达2000万元,而即使价格已经低至9.9元,这款牙刷仍然是盈利的。
或许从外观上看,9.9元包邮的电动牙刷与大品牌199元的电动牙刷并没有太大区别,但在使用感受以及使用效果上,二者一定是有相当大差距的。但是对于没有使用过199元电动牙刷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无法体会到这种差距,因而可能就此得出“电动牙刷没有用”的结论。而这对于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此外,创新力不足也是小家电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企查查数据显示,小熊电器已获授权的专利共1516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840项,外观专利638项,真正能体现创造性和技术性的发明专利占比非常小。
这并不是小熊电器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常态。借着“萌经济”的东风,业内不少企业将重心放在外观设计上,以高颜值吸引消费者冲动消费,但站在行业发展的长远角度,这种做法无法长久。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小家电也显得不够智能,无法联网使小家电显得格外“笨重”,这导致大部分小家电都集中在低端市场。
无法实现智能化就意味着难以向高端转型,对企业而言,由此带来的问题一是毛利率难以提升,二是产品的可替代性高,品牌影响力难以提升。
如今,随着消费者消费理性的回归,降温后的小家电行业又该如何发展呢?
向技术化、高端化转型,小家电通过融入智能家居发挥更大价值
小家电行业的发展困境并非无法解决,推动行业发展,头部企业的作用必不可少。
对头部企业来说,要改变现状,转变发展思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技术型、高端型产品比重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从行业角度来看,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能够通过培养消费者使用习惯,改善消费者对于小家电的不良看法,利于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另一方面,进行高端技术型转型后,产品毛利率提高,企业不必陷入降价压成本的恶性循环,对加强产品品控提高质量也有好处。当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头部企业产品质量都得以提升时,行业也将进入良币驱逐劣币的良性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向技术型、高端化转型最直接的意义在于提高产品技术壁垒,解决产品可替代性高的问题。
打造高智能化产品,还有个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融入智能家居生态。其实,大家电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过低谷时刻,面对日益缩小的市场规模,头部企业做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打造智能家居场景,以场景销售带动产品销售。
小家电或许无法支撑起一个单独的智能家居场景,但绝对可以作为补充融入,完善智能家居生态。实际上,头部企业已经开始了融合过程,美的的部分智能小家电如扫地机器人、电饭煲等都支持接入美的美居智慧家居生活平台,可以实现APP远程控制。
根据市场走向来看,智能家居是家电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小家电企业加快与其融合的速度刻不容缓。
虽然小家电行业目前处于“降温”过程中,但在笔者看来,这更像是市场回归均值的表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小家电的市场规模还会持续扩大。
目前,小家电的潜在价值还未被完全挖掘出来,小家电绝不止是消费者心血来潮用一两次后就搁置的“艺术品”,它还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但在这之前,小家电行业需要经历变革,通过增强可使用性、功能多样性等提高产品价值,而这需要业内企业共同努力。
来源:松果财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