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商韬略木木

美国十年前就对中国光伏的迅猛发展感到“危机重重”。

从2011年对中国光伏产品实行“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开始,到2018年启动“201条款”、“301条款”,再到2021年将中国新疆四家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列入黑名单,禁止进口与中国新疆相关的光伏产品,美国的围剿在不断加码。

这个曾傲居世界第一的光伏大国迅速跌落神坛,目前几乎完全依赖中国制造商提供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组件。

十年间,两国的光伏业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2年初,国家能源局发布信息称,我国去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00万千瓦,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

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连续7年稳居世界首位。

用来制造太阳能板的材料多晶硅,中国在全球生产领域占比提高到九成以上,而美国占比则下降到5%。

截至2020年底,中国光伏发电装机量累计253833.80MW,稳居全球第一,是全球第二美国的近3.5倍。中国新增装机容量为48.20GW,是美国的3倍多,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

此外,中国光伏组件产量124.6GW,连续14年位居全球首位,中国光伏发电量达到美国发电量的两倍多,中国光伏发电专利数量为4089项,是美国的27倍还多。

看到这一串数字很难想象,就在十多年前,占据世界光伏业头号交椅的还是美国。

1954年4月,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制造出了硅光伏电池,此后美国的光伏业开始一飞冲天。

太空时代的开启让太阳能电池普遍应用于美国航天航空等领域,实现了科技领域产业化的第一步。紧接着,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石油价格飞涨,美国光伏产业赢得了最好的发展机遇,国会第一时间通过法案,促进光伏产业开发。

凭借政策加持和本身雄厚的技术实力,ARCO SOLAR等当时世界一流的光伏企业基本都聚集在美国,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晶硅光伏铸锭、切片、电池和组件制造一体化的生产基地。

1997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Million Solar Roofs Initiative)”,宣布美国将建设上百万个家用光伏系统,这一政策的实施全面打开了美国光伏消费市场,使美国在世界光伏工业中牢牢坐稳了第一把交椅。

光伏业在美国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赢得全球霸主地位也是理所当然。然而谁也不会料到,短短十年,美国就将全球第一的宝座拱手让出了。

最先闻风而动的是华尔街资本。

光伏企业的飞速发展吸引到了嗜血的资本,大批公司开始被并购。然而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它只关注短期估值的增加,对于需要长期投入的新兴领域,资本显然缺乏耐心。像光伏这样需要等待技术步步提升并在未来体现其价值的新兴产业,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高额利润回报,于是这些企业很快就被资本冷落、剥离了。

决定着美国光伏产业命运的不仅仅是资本。

对于光伏业面临的巨大打击,美国政府无所作为。美国的能源管理部长期被石油和煤炭巨头把持,因此美国两党需要争取的政治、经济资源也集中在这些巨头手中。

而光伏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巨额利润的原因是由其发展模式造成的:只有成本足够低,才能提高装机数量,产生更多电能,卖电赚到的钱继续装机,产业才能形成正循环。但美国的原材料和人工费用极高,光伏产业的装机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公司的利润空间很小。

就这样,小众且不成熟的光伏产业被美国资本和政府决策层冷落,自此开始走下坡路。而在大洋彼岸,中国却盯准了光伏业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上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前十年,中国对光伏发电过程中的各种材料、设备,尤其是应用最广的薄膜太阳能发电电池等方面的研究,从未停歇。

2013年,中国政府针对光伏业开始不断释放利好政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相继成立,大批优秀的光伏企业诞生,光伏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短短几年时间,国内新增装机容量开始以年均超四成的速度增长,光伏装机总量屡创新高,很快就取代美国占据了各项指标的榜首。

丢掉霸主宝座的美国,也由此开始了针对中国长达十年的围剿行动。这背后除了对依赖中国光伏产品的担忧,还有隐藏更深的“零碳”博弈。

比尔盖茨曾在其著作中提到,“‘零碳’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机遇:那些建立起伟大的‘零碳’企业和伟大的‘零碳’产业的国家,将在未来几十年里引领全球经济。”近年来,世界大国间已掀起一场零碳竞赛,其中能源是破局关键,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美国对中国光伏的遏制与打压在不断加码。

然而过去的十年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打压光伏,遏制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并不能为美国带来切实利益。只有认真踏实地做长期规划、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未来,才能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中获得真正的胜利。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 装机容量 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