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4日,汽车交易和服务平台团车网(NASDAQ:TC,下称“团车”)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团车的收入重现增长,亏损则有所收窄。据贝多财经了解,这已经是团车网上市以来连续第四年录得亏损。
财报显示,2021年,团车实现净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8.3%;净亏损1.02亿元,同比收窄37.5%;毛利润2.723亿元,同比增长12.8%;毛利率76.1%,较2020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
而在2021年第四季度,团车实现净收入8310万元,同比减少49.8%,再度“腰斩”;净亏损4260万元,同比扩大67.9%;毛利润6350万元,同比减少47.3%;毛利率76.4%,2020年第四季度为72.8%。
“我们2021全年净收入仅增长了8.3%,第四季度更是出现了49.8%的同比下滑”,团车副首席财务官于辰曦则称,“展望未来,随着团车进入电动汽车制造领域,我们将更好地利用跨业务的协同效来实现长期增长。”
团车创始人、CEO闻伟则表示,“虽然受到疫情冲击,但团车第四季度的净收入超过了之前的预期,达到8313万元,环比增长36.1%。而在持续推动汽车交易业务的同时,团车也开展了新的发展战略,业务扩展到电动汽车制造领域。”
闻伟还称,“相信通过我们深刻的用户洞察和广泛的销售网络,加上潜在战略合作伙伴的优势资源和领先的专业能力,未来我们将在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目前看疫情的不确定性仍会有短期影响,所以我们将谨慎地执行电动车战略。”
值得一提的是,闻伟曾遭到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炮轰”。2022年1月,闻伟在一篇采访中称,“团车造车周期能缩小到18-24个月”,并称“(第一款车)最早可于2022年9月预售,而首车也并不需要研发与设计”。
闻伟还表示,其测算之后的量产所用资金是造车新势力的几分之一。而后,李想转发该报道并评论称:“那些指望找到超级救世主的创业者……最后找到的普遍都是骗子,或者大概率自己也是骗子。”
被DISS后,闻伟则喊话称,“没想到万里长征的迎面第一枪来自李想先生。除了节奏和耐心您是不是忘了眼光和判断?冯思翰(大众中国CEO)被反怼不就是当初看走了眼喷得太早?所以谁也别把自己当先知,也别成为自己最记恨的那拨人。”
据贝多财经了解,闻伟所指的正是冯思翰曾点评称“增程式电动车是一种“糟糕的解决方案”。此后,李想则回应称,“非常愿意邀请北上广三大地区的专业媒体,测试理想ONE和大众旗下最相近的七座版奥迪Q7 PHEV车型,进行节能环保的对比测试,用数据说话。”
回到团车身上,早前数据显示,团车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收入分别为1.17亿元、2.81亿元、6.51亿元、6.45亿元和3.30亿元,对应的净亏损分别为8660万元、9070万元、1.14亿元、2.50亿元和1.63亿元。
以此来看,团车的业绩在2018年达到巅峰值。其中,收入于2019年开始下滑,2020年更是同比“腰斩”,且由盈转亏。数据显示,团车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经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327.6万元、-1.40亿元、-1.45亿元和-8990万元。
运营指标方面,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团车的汽车交易量分别为34.74万辆、35.44万辆、14.03万辆和10.47万辆,其中2020年、2021年分别同比减少60.41%、25.4%。
据贝多财经了解,团车对应的实体为团车互联网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2018年11月,团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以每股(ADS)7.8美元的价格发行400万股ADS股份,对应的市值约为6.24亿美元。
截至2022年4月4日,团车收报2.10美元/股,总市值仅为4245.45万美元,相对蒸发5.8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7亿元)。而据团车此前公布的2020年年报(20-F表文件),截至2021年4月30日,闻伟持股17.9%,团车总裁、COO孙建臣持股4.4%,身价大幅缩水。
另据了解,团车曾在2021年初宣布,其收到闻伟于2021年1月21日发出的不具约束力的初步建议书。建议书显示,闻伟提议以每股美国存托股(ADS)4.25美元的现金收购该公司全部已发行、闻伟尚未拥有的普通股。
根据该建议书,闻伟拟通过债务及/或股权资本融资来资助这笔交易,其中股权资本至少部分由闻伟以团车展期股权(rollover equity)的形式提供。此时,距离该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才刚两年时间。
在网经社电子商务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看来,团车网(即“团车”)私有化的重要原因在于其营收不振、利润亏损、市值严重缩水。莫岱青称,“连续的净利润亏损、营收下滑,使得私有化成为团车网的无奈之举。”
莫岱青认为,团车这类汽车电商此前凭借线上平台轻资产化,用“互联网速度”快速成长,但因“烧钱”亏损严重。当前汽车电商平台竞争依然激烈,一旦遭遇资本寒冬,企业就需要为成本考虑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