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知识付费路上挣扎的喜马拉雅,如何防守异军突起的短视频?

在3月14日递表“失效”两周过去后,3月29日,喜马拉雅更新了招股书,中国最大的在线音频平台再度对港交所发起冲刺。

拨开云雾,喜马拉雅的上市路又清晰了起来。

2012年创立至今,喜马拉雅连续奔跑了十个年头,先后已经完成了9轮融资,频频刷新融资记录的同时,已经站上高达240亿元的估值。

但在上市这条路上,已经先后三次折戟于A股和美股的喜马拉雅,始终都差临门一脚。

2.7亿人每天听2.4小时,喜马拉雅还在亏钱

在线音频这条赛道上,喜马拉雅是绝对的龙头。

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按2021年的移动端总收听时长和在线音频总收入而言,喜马拉雅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音频平台。

那么这个时间到底有多长?答案是17441亿分钟。喜马拉雅移动端用户总收听时长约占中国所有在线音频平台移动端收听时长的68.3%

据最新招股书显示,2021年喜马拉雅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为2.68亿,同比增长24.4%,其中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达1.16亿,移动端用户日均收听时长为144分钟

根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喜马拉雅的用户渗透率,目前占据市场近七成的份额,排在第二梯队的是荔枝和蜻蜓FM,在渗透率方面,喜马拉称得上是断层领先。

作为行业领头羊,喜马拉雅在估值、月活用户规模、用户使用时长等维度都已经形成了碾压式的竞争优势。且按照灼识咨询的观点,即便如此飞速的增长,喜马拉雅仍然拥有着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

看到这里,喜马拉雅的商业前景似乎一片火热。

但身处第一梯队,喜马拉雅如火的用户数据和商业前景背面,却是冰冷的亏损现状

据最新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喜马拉雅的营收分别为26.97亿元、40.76亿元、58.6亿元,呈持续上涨的趋势。其中,付费订阅、广告、直播成为平台变现的三大支柱,订阅收入为29.9亿元,同比增长49.0%;广告收入为14.9亿元,同比增长38.8%;直播收入为10亿元,同比增长39.6%

但与此同时,喜马拉雅多年净亏损未见收敛,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的年内亏损分别为人民币19.248亿元、人民币28.821亿元及人民币51.06亿元。再加上2018年的亏损31.42亿元,4年里净亏损总额达到130.545亿元。另外,2019-2021年净亏损分别达7.47亿元、5.39亿元、7.59亿元

连年的亏损,这或许也是喜马拉雅着急上市的原因之一。

在线音频倒春寒

与国外正在进行大手笔收购的音频博客不同,国内在线音频行业的春天并没有到来,反而正在经历倒春寒。

2021年,在疫情加持下,国内在线音频市场却并没有延续增长态势,反而有很多知名节目下线消失。

截至2022年2月,国内的播客平台主要玩家,只剩下喜马拉雅、荔枝FM、蜻蜓FM、得到app和懒人听书等几家。

2020年1月,荔枝在纳斯达克挂牌,成为“国内在线音频行业第一股”。但上市近两年时间,股价却一直在低位徘徊,16.75元的高位昙花一现,短暂的高潮过后是不超过5元的常态,低迷的股价背后是持续的亏损。

而最早入局的蜻蜓FM更是增长乏力,略显疲态,迟迟没有上市动态。

此外,得到app在2017年-2019年,年均日活跃用户数量分别为57万人、76万人和67万人。2018年是日活巅峰,得到的电商业务也并没有亮点,实体图书销售、电商代销的收入,在最近三年都在下滑。

而被腾讯收购的懒人听书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净利润为4099万元。2020年上半年,懒人听书营业收入1.23亿元,净利润1059.29万元。业绩也在下滑。

而作为国内在线音频领头羊的喜马拉雅,在登陆资本市场之后又将如何表现?随着短视频双雄抖-音和快手的快速起盘,以及腾讯视频号的重投入,已经处于发展成熟期的在线音频似乎难有作为空间。

和抖-音、快手抢时间

喜马拉雅的耳朵“声意”并不好做。

早些年,喜马拉雅花钱买版权来培养用户的收听习惯,后又花时间来培养用户知识付费的习惯。当余建军还在“知识付费”的道路上挣扎时,来势汹汹的短视频已经异军突起。

近年来,短视频的崛起毫不留情地霸占了老中青三代的手机使用时长,挤压耳朵市场的正是眼球经济。

以抖-音、快手为首的短视频平台如春笋般冒出,用户实现爆发式增长。

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含短视频)规模达到8.5亿,占网民整体的94.1%,也就是说平均每100人就有85人在刷视频,其中,短视频用户高达7.73亿,占比所有网民接近86%。

不论是在线音频还是长短视频,都面临用户时长的争夺战。

数据显示,数字音频流量规模由2015年1月的1070亿分钟增长至2020年6月的2517亿分钟,而截止至2020年6月,短视频流量规模是数字音频的7.2倍

沉浮十余年,喜马拉雅达成了月活用户超2亿,而2016年上线的抖-音仅用了两年多便完成日活超2亿的成绩。

这一点,不仅是喜马拉雅、荔枝、蜻蜓FM,甚至连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都望尘莫及。

而就在喜马拉雅还在为盈利反复尝试之时,外部互联网巨头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开始入侵音频赛道。从2020年起,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字节跳动、快手、B站等新玩家,都在通过不同方式涌入在线音频赛道。面对众多围猎者,喜马拉雅要如何在守好护城河的同时实现盈利?

在此次招股书中,喜马拉雅表示,公司净收益除了用于内容产品、营销和品牌推广之外,还将推进下一代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力。

在车载智能终端,喜马拉雅与特斯拉中国、通用、上汽、吉利、比亚迪、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车厂进行战略合作,截止2021年3月,已经有60多家车企植入了喜马拉雅的车载内容。截至2020年,包括其他产品创新服务在内的物联网和车联网仅贡献了喜马拉雅6%的营收

显然,喜马拉雅要打赢用户争夺的硬仗,上市无疑是补充弹药的最佳选择。而喜马拉雅车联网方面的表现让市场看到了更多乐观的迹象,为捍卫自己“音频梦”添了一分说服资本市场的薄力。

关键词: 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