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南部县大王镇羊角山村,空气清新、绿草茵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被搬上墙,呈现在村道公路两旁民居、党群服务中心等的显眼位置。
“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我们强化党建引领,抓实乡村治理。”羊角山村第一书记欧昌胜介绍,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该村走上振兴之路,并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管村治村人人争当主人翁
58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雍太俊在羊角山村当了22年“领头羊”。他上任之初,该村还是另一番模样。“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当家产业,制度不完善等。”
羊角山村的变化始于近年来南部县推行的“三议五会”等制度。“但凡村里的大事,均由村两委提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决议。”欧昌胜介绍,如今,“治村方略”已成体系,人人都把村里事当成自家事关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过去一年,羊角山村党支部在持续抓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同时,还利用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题文化馆,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常态化开展党员‘四心’创评和农户‘四家’创建。”欧昌胜说,通过党建引领,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
“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党员干部带头做表率,群众争当先进。”去年,村民谢祥瑞家被评为“四好”星级示范户,他感到非常荣耀。
如今的羊角山村,党员喊得应、群众跟得上、党群一条心,形成党建引领、治理有效的强大合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更加坚实。
业兴人和走上乡村振兴路
白墙红瓦的小楼、蜿蜒平坦的村道、一望无垠的果园、忙碌的村民……如今的羊角山村,处处生机盎然,业兴人和。
然而,过去的羊角山村,却是一个只有留守老人、妇女和孩子的“空心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挣钱,有的走出去就不愿再回来。”村民雍开平回忆说。
“主要是太穷。”雍太俊分析原因,该村以水稻、油菜种植为主,村民过着“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日子,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
变则通、通则达。
发展产业是强村富民之本。村两委干部多次外出学习取经,请来县里的农技专家调研指导,最终决定调整产业结构。
“2012年到2014年,村里栽植中药材、花卉440亩。”欧昌胜如数家珍,2017年,又栽植了香桃和蜂糖李。到2018年,果树种植面积共计1200余亩。
土地、资金等要素也实现了良性循环。2021年,中药材、花卉产业年收入超120余万元,晚熟柑橘、香桃、李子销售收入约300余万元。“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和入园务工,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雍开平一脸自豪。
“不仅仅在产业结构上进行了调整,在经营体制上我们也下足工夫。”雍太俊介绍,该村先后成立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3个家庭农场,流转1300余亩土地,实行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羊角山村还设计了以羊角、民居、生态为主题的Logo,引导村民感党恩、思进取。如今的羊角山村,正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迈进。
(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