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队入场到陆续退出,近年来,保险机构对新三板的热情逐渐消退。《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最新数据进行统计,截至目前,处于挂牌状态的保险机构一共仅剩20家,包括17家保险中介公司和3家保险公司。同时,近年来至少已有13家保险机构从新三板“离场”,都是保险中介公司。

分析人士认为,从排队“入场”到陆续“离场”,保险机构对新三板态度的转变主要是因为预期差,挂牌时想要的融资、提升知名度等目的难以落地,而成本支出、信息披露带来的束缚等限制性作用却较明显。不过,也有保险机构把登陆新三板作为IPO的演练,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规范公司运营,最终朝着IPO的目标前进。

又一家保险中介拟退出

在20家挂牌保险机构中,又有一家保险中介公司准备撤离新三板。广东广商保险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商保险销售”)近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拟申请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的议案》。

广商保险销售于2018年8月份在新三板挂牌,至今刚两年多时间。“考虑到公司目前业务发展战略规划,以及现阶段需要专注业务拓展的实际状况,同时考虑到信息披露成本较高、股票流动性较低、融资成本较高等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决策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公司更好地发展,公司拟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广商保险销售在公告中指出。该议案获得通过。

从公司经营情况来看,半年报数据显示,广商保险销售今年上半年取得营业收入573.5万元,同比下降了32.63%;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0.75%上升至22.67%;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为5.23万元。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目前,从2015年到2020年登陆新三板且目前处于挂牌状态的保险机构数量分别为3家、8家、5家、2家、2家,以及0家。由此可见,2016年是保险机构登陆新三板的高峰时期,而今年截至目前无一家保险机构登陆新三板,同时,从目前排队等待登陆新三板的公司来看,也没有保险机构。与之相对的,近几年,至少已经有13家保险中介公司从新三板“离场”,整体呈现出“进少出多”的状态,今年则处于净流出态势。

预期现实差是主因

“在新三板挂牌,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知名度,同时为可能的融资需求做准备。”某保险中介公司负责人在登陆新三板之初向记者分析其原因。某头部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也曾向记者表示,新三板是保险机构价格发现的地方,有利于融资,也方便股权流通。

不过,部分公司在挂牌新三板之后发现,现实与理想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多家保险中介公司表示,新三板股票流动性较低、融资成本较高甚至难以实现融资效果,而定期的信息披露不仅抬高了公司经营成本,且对其经营可能产生一定限制作用,“在业务拓展时期,有的信息还是不用公开披露会更方便一点,而且信息披露要走程序,也会影响决策效率。”一家保险中介公司负责人表示。同时,从信息披露的成本来看,据某券商人士介绍,各种相关费用大致在100万元左右,尽管绝对数目不大,但对不少中小保险机构来说,也是较大的一块硬性成本支出。

从近几年保险机构在新三板的融资情况来看,2016年到2020年(截至目前)分别有3家次、2家次、3家次、6家次以及0家次实施了股份增发,整体来看,融资案例并不多。今年,山东怡富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富保险代理”)于6月份发布了定增方案,但此后,该公司未继续进行股票定向发行,未发布股份认购公告,认购对象未支付股份认购款。怡富保险代理基于市场及所处行业环境的变化,经与投资者友好协商,决定终止股票定向发行。

尽管有13家保险中介公司陆续从新三板“离场”,但依然有保险机构认可挂牌新三板的价值。例如,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泰保险”)董事长邓明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近几年新三板对公司的融资作用没能体现,但严格的信息披露对规范公司运营、提升治理水平很有帮助,且该公司的目标是进行IPO,其在新三板的经历对其推进IPO也很有帮助。

从“撤离”新三板的保险机构来看,多数脱离了公众视野,也有的在积极谋划A股IPO。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有IPO计划的保险机构为数不少,但分析人士认为,保险行业集中度高,已上市保险公司的业务在行业占比很高,但股价表现较为平淡,受这些因素影响,其他保险机构要实现IPO难度不小。

关键词: 保险中介 新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