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资金押宝了周末两会政策预期的好几个方向,包括元宇宙、三胎、养老、教育、可降解塑料、绿电等等。周六ZF工作报告出来后也有诸多讨论,数字经济、新能源、军工、农业、中药等方向都有人看好,但要说会议最大的预期差,无疑是GDP 5.5左右的这个目标。

光看5.5这个数字,可能没什么感觉,因为目标环比是下行的,去年GDP目标是6,最终完成的数字是8+,5.5难道不是增速下行吗?

但如果你去看过去两年的平均增速(5.1),之前市场预期的5-5.5的目标,IMF预测的4.8的目标,还有去年四季度的增速4,你就能感觉出这个5.5左右的目标是多么的超预期,这个数字相对过去两年的平均增速甚至是上行的。

去年四季度的增速是4,那就意味着今年一季度的增速不会快速提上去,而且从微观数据看也不支持:疫情反复让消费乏力,地产政策传导需要时间地产还在加速下行,冬奥会+春节+专项债还未那么快落地使得基建开工还没那么热火朝天。一季度的GDP目前市场预期只有4.5-4.8(还不知道能否达到),那么这就意味着后面三个季度每个季度的GDP增速都要到6。

消费不可控,出口有压力,地产还在下行,那么靠什么?只能靠基建。如果目标是5.5,那么仅有基建也不行,还需要有地产,有消费,有放水。

先说基建,这是重中之重。市场部分观点解读专项债3.65万亿仅是符合预期,因为环比持平,但其实这是片面的。因为去年专项债也是3.65万亿,可是去年是提前完成了GDP目标,所以有大概1.5万亿左右的专项债没使用,递延到了今年。再加上今年专项债的整体发行节奏是明显前置的,所以能看出来落实到实物工作量上是多么紧迫。

另外市场还有观点质疑赤字率仅是2.8%,要搞基建是不是没钱。但细看,通过跨年度调节,仅中央本级财政调入一般预算的资金,就达1.267万以元。这个资金量,相当于提高赤字率一个百分点。整体通过调入资金,2022年公共财政支出总规模将达到26.7万以元,增速为8.4%,较去年大幅提高8.1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没钱没关系,中Y自上而下推进。

而基建发力重点上,报告中重点强调了“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这意味着当今基建重点不是过去的铁公基,而是城市化,是有钱的地方发达的地方搞城市更新基建。基建更细的落脚点,主要落在“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这应该是郑州事件的启示)。更具体的基建重点项目落在“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其中今年较去年新增强调的是要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等管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经过工作报告再次验证,基建已经毫无疑问成为稳增长发力的核心。在后续的节奏上,3月15日公布的1、2月经济数据会是再次验证(如果基建外其他经济数据再不行,政策刺激力度应该会继续加码),而往后的4、5月经济数据将验证基建的弹性,6月基建行业的二季度业绩应该会大超市场预期。

地产这里,在GDP目标为5.5前提下,地产是不可以继续大幅下行的,政策的边际宽松会有预期。去年没提,但今年重提的“因城施策”是放松的口子。同时这也与周五晚《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的“因城施策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符合购房条件新市民首套住房按揭贷款的标准,提升借款和还款便利度”相匹配。针对“新市民”的“因城施策”预期会是后续地产政策发力的重点。

而在金融方面,工作报告里有句话值得重视:“政策发力适当提前,及时动用储备政策工具,确保平稳运行”。及时动用意味着工具已有储备,随时可用,意味着一旦外围冲击影响超预期,一旦经济数据不及预期超出想象,工具(可能降准降息)可能随时动用。

整个报告中关于消费的表述其实是相对偏少的,其中关于疫情防控上,并没有关于防控措施的新提法,促消费提法还主要落在耐用消费品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家电),并重点提及养老(“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和三胎(“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措施”),关于消费的刺激可能还得看看后续的政策加码情况。

其他报告中的一些重点:

1. 军工:军费增速7.1%(之前冯FZ预期7-7.5),报告中军工相关表述从去年的“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升级为“全面深化练兵备战”,并且新增“坚持灵活开展军事斗争”;

2. 反垄断:“引导大型平台企业降低收费,减轻中小商户负担”;

3. 数字经济:重点提及推进5G规模化应用,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还有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4. 制造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5. 新能源:“能耗强度⽬标在⼗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

6. 新能源:提及“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7. 新能源:没有提及核电(前两年都有提)和氢能(预期较高但没提);

8. 新能源:首次未提及降低工商业电价;

9. 券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10. 银行:新增提出“扩大新增贷款规模”;

11. 农业:“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加快推进种业振兴”;

12. 中药:“支持中医振兴发展,推进中医药综合改革”

今天就这样,上面没提到的我们留言区交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