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董大浪淘沙,还有多少独董该说自己是闪光的“金子”
《经济参考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月共有51家次A股上市公司公告独立董事离职,对比去年1月的39家次和前年1月的27家次,今年1月独立董事的辞职数量明显增加。业内人士认为,独董离职增多与康美药业诉讼案不无关系。
没有调查,这些离职的独董,到底是什么原因离职的,是到期离职还是提前离职,特别是担任多家企业独董者,是全部离职还是部分离职,值得好好关注。因为,只要不是到期离职的,总是有原因的。为什么对独董这个光鲜而又实惠的职务突然不感兴趣了,应该不是觉悟徒然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徒然增强,而是另有原因。
殊不知,对相当一部分独董来说,这些年来,可是削尖脑袋都要进入独董行列,都想弄个独董当当。如果能够同时担任多家企业的独董,不仅实惠多多,名气也会越来越大。至于能不能当好这个独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凡是此类独董,都是抱着一个目标,那就是企业怎么定,他们怎么附和。因为,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做好了,企业的功劳,做坏了,企业承担责任,跟独董没有任何关系。
于是,“花瓶独董”出现了,“签字独董”出现了,“附和独董”也出现了,企业的任何决策、任何问题、任何风险,独董都可以不闻不问,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他们想拿的,就是名和利。直至康美药业事件发生,独董们才突然警醒,原来独董也是需要承担责任的,且责任不小。
于是,独董们开始申请离职,开始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担忧了。从康美药业赔偿案件审判结果出来、5名独董也要承担赔偿责任起,到去年底,就有100多位独董离职,其中不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学教授、专家、学者。
按理,大学教授、专家学者应当是具有一定业务水准的,应当能够发挥独董作用的,为什么要选择离职呢?在其担任独董的这些日子里,到底有没有发挥独董的作用呢?如果发挥了,就应当不需要以离职来处理。所以选择离职,说明他们都存在着不负责任的现象,都存在明知企业有问题,但都没有及时指出、及时报告。因此,康美药业事件发生后,他们也担心有一天这样的结果会落到自己头上。
关键是,已经做过的事,就已经留下了痕迹,一旦企业出现问题,仍然是跑不掉的,离职与否,已经不重要。因此,对独董离职,确实有很多值得追问的问题。如果有关方面有提高独董队伍素质和水平的打算,就可以对独董离职较多的企业进行一次调查摸底,看看是否也存在康美药业那样的问题,是否存在许多的漏洞与缺陷,从而更好地提出管理办法与举措。
可以预料,从去年11月开始的这场独董离职潮,是一次真正的大浪淘沙。只是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能够经受得住这次的大浪淘沙,能够成为会发光的“金子”。因为,从独董纷纷离职的情况来看,不难感受得到,内心不恐慌、不紧张的独董,实在少得可怜,已成稀缺品。我们甚至怀疑,今后企业是否会面临独董难聘的现象。
果真如此,我们应当感到高兴,那些滥竽充数、不负责任的独董,终于被淘汰出局了,终于可以不再祸害企业、祸害市场、祸害投资者了。像康美药业的5位独董一样,可能连“花瓶独董”都算不上。因为,“花瓶独董”还能给人一个假象,而他们则连假象也谈不上。更多情况下,他们是企业违法乱纪的帮凶,让他们一起赔偿,完全正确,也完全必要。
我们说,作为独董,如果拿了企业的钱,就帮着企业吹吹什么的,倒也可以理解。但是,决不能助恶。很显然,在独董中,助恶者并不少见。更多情况下,他们会和企业串通起来,一起弄虚作假。
不然,像康美药业这样如此严重的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独董们竟然不能发现?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就算不懂财务者,看到这么大金额的弄虚作假、违法乱纪,也应当可以看出个大概来,从而给企业发出警示。所以发生,皆是独董们一起参与了,是帮手。既然是帮手,哪有不一起处罚之理。
所以,必须经过此次大浪淘沙,让独董队伍纯洁起来,让独董队伍整体素质提升起来,让独董队伍不再是一个滥竽充数和不负责任者横行的平台,切实发挥独董制度的作用。
关键词: 大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