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000002.SZ/02202.HK)或将成为头部房企中总部最“小”的。

有消息称,万科集团总部部分职能将从深圳迁往上海。这部分职能包括设计、招采、成本、工程,在万科内部被统一归类在一个叫“研究与开发专业公会”的部门中。

万科对第一财经表示,早在一年前万科就已成立了研究与开发专业公会,由原总部相关职能成员和区域相关成员共同组成,主要是为了配合总部从“地产总部”转向“集团总部”,加强五个区域间一盘棋、地产开发业务与物业业务一盘棋的建设。此次将研究与开发专业公会迁至上海,是上述工作推进过程中的落地举措之一。

本次组织架构再调整之后,万科总部人数进一步减少至百人左右规模,形成事业中心、管理中心、协同中心和生态中心,主要涵盖战略、资金、运营、人力、品牌等后台事务。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龙头房企总部未来或许将变身为职能更轻的极简总部。

“搬迁”生产类职能部门

所谓的“研究与开发专业公会”属于偏生产性质的部门。

至于外界揣测的“万科从深圳去往上海的人数大约在30人左右,占万科总部人数的五分之一”、“办公地点预计在七宝”,万科目前并没有这方面确凿的信息。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研究与开发专业公会搬去上海之后,万科总部人数减少至百人左右规模。万科深圳总部定位也将更纯粹,主要涵盖战略、资金、运营、人力、品牌等后台事务。

“并不是要刻意裁员,精简人员,只是说这个阶段需要这样做一下调整。”有接近万科的知情人士表示,万科精简总部职能是近年持续在推进的事情。

在今年的中期业绩会上,万科也有提及基于战略要求,总部结合长期主义工作要求,进一步迭代组织架构设计和运作机制,向“一个总部、集团总部和协同总部”的定位持续迈进。

上述人士有分析称,之所以会选择上海,有可能跟上海区首张海有关。

目前,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祝九胜、执行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韩慧华、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海武、监事会主席解冻等,基本都属于财务金融等经济学或者管理学背景,少有设计、工程等生产类背景的高管。现为万科集团合伙人兼上海区域事业集团CEO的张海,属于少数在规划设计领域深耕数年的高管之一。

多方外部公开信息显示,建筑设计几乎贯穿了张海近三十年的职业生涯。尤其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十年,先后在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深圳市万创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万科集团规划设计部任职,可以算得上是在规划设计一线历练十余年。而后张海又在成都万科、广州万科、上海万科任职管理岗位。

另外,万科四大区首之中,孙嘉、刘肖,李嵬均是“战投帮”出身,唯有张海职业背景与建筑设计相关。

用一位了解万科的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就是“张海属于兼具实操技能与战略眼光的管理人员”,将研究与开发专业工会放至张海所在的辖区内,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对于外界提及的总部将偏生产性质的部门搬迁至上海是服务于万科“去地产化”的战略需要,上述接近万科人士对此予以明确否认。

过去多年,万科一直是分为南方、上海、北方、中西部四大区域。在今年8月底,万科正式拆分为南方、上海、北方、中部、西部五大区域。但与绝大多数房企类似,各大区域间,地产与物业板块间仍未实现彻底打通,诸如运作效率、业务协同能力等在房企进入管理红利时代亟待进一步提升。

此次,研究与开发专业公会搬迁至上海,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也能部分助益区域间、地产及物业板块间进一步打通,以更好协同,提升运作效率。

越来越“轻”的总部

此番再度调整之后,万科总部人数大致相当于中海地产(00688.HK)、保利地产(600048.SH)的一半左右。

这只是万科近年组织调整的一部分。奠定万科形成“精总部、强一线”管理主逻辑的是万科内部影响深远的“180计划”。2010年,万科销售额突破千亿,但也面临着机构臃肿、管理费用增高、管理绩效下降、偏离市场和用户等大企业病。

在郁亮主导下,集团总部从300人减少到180人,这些总部和区域的人才都被派到了一线公司;一些部门被合并,一些规则变得非常明确等。

万科最新一轮的组织重建工作可以追溯到2018年。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提出“白银时代”已经到来的判断,将“活下去”作为未来三年的战略底线,要求所有业务行为都要“收敛聚焦”。万科开始着手推进战略检讨、业务梳理、组织重建以及事人匹配。

“活下去”提出之后,万科开始启动大规模的业务、组织、人事调整,将房地产继续作为核心业务,物业、泊寓、物流、商业、教育和冰雪度假等业务也成为万科业务新赛道上的主要板块。在原来业务基础上,新增了教育事业部、食品事业部以及万物梁行等。

在组织架构上,万科实行全面事业合伙人制度,集团高管、区域负责人、中层负责从员工变身合伙人。

有接近万科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始于2018年的这轮组织架构调整之后,层级更加垂直化,减少了层层汇报的官僚体系,万科总部人员进一步精简至150人左右。

此次大生产职能部门迁往上海,虽然是数十个人的变动,但有业内人士认为,万科此举对于行业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人才储备较丰富、数字化转型较早的龙头房企未来或许总部人员将更加轻量化,组织架构趋于极简,主要聚集集团战略、资金、人事、品牌等。类似于地产开发等一线或者区域性质的业务,未来或许会交给外部代建公司、区域一线人员去决策。

以万科、中海、金地集团(600383.SH)、龙湖地产(00960.HK)等房企近年所强化的类似于科技地产、供应链管理等配套创新业务为例,交由专业团队,甚至挖来华为等科技企业的高管进行具体业务决策的制定及执行都变得越来越常见,而非上收权限至总部。这也被外部认为是房企更好进行多元化业务布局、数字化转型的题中之义。

此外,一线地产开发决策交由区域来决策执行,而非层层上报集团总部统一决策,也成为一大趋势。这种强化本地化或者一线决策能力的行为也被认为能够更好适应房企地产主业精细化运作的现实需要。

种种迹象都佐证,在精细化管理取代高杠杆运作的背景下,精总部强一线将是房企组织架构调整的主轴之一。拆除部门隐形壁垒的极简总部模式将愈趋于常见。

关键词: 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