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0年幼升小报名阶段,还有不到7天的时间。

3月11日, 上海市教委印发《2020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同一天,浙江、江苏相继出台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新政,涉及内容与上海大致相同。

作为民办教育发展较早的江浙沪地区,此前的普遍做法是“公办保底、民办择校”, 民办在招生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但新政中普遍要求民办学校不得跨区域招生、严禁面试等,引发了部分民办校的焦虑。

一位江苏民办教育集团的校长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如果限制区域招生,势必会造成生源的萎缩。规定区域内未必所有家长有经济能力报名民办学校;此外,严禁面试,就无法筛查学生的健康情况和是否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也将会给一所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和隐忧。

更重要的是这一政策的变动,改变了原有民办校的招生方式,当报名超过招生人数时,即全部电脑摇号随机录取,增加了随机概率。国金证券教育行业首席分析师吴劲草分析,有学区房的家庭,趋于谨慎大部分选择上对口的公办小学和初中。

一些教育领域的研究者认为这一地方法规与上位法即《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促法”)中“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招生自主权”中存在矛盾。

但也有公立校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这种自主权让民办与公办间的竞争起点就不一样。

招生争议

新政冲击下,正在对民办学校产生一系列影响。

上述民教学校校长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如果按照这一政策执行,今年招生还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接下来几年如果出现生源减少,在运营成本、人员工资压力下,可能连之前10个多亿的投资也无法收回。

该校长所在的教育集团是江苏省较早一批开办的民办教育集团。当时建校开办、运营费用均为自筹集资金,后学校发展壮大。截至目前,该集团在江苏两地一共拥有4所民办教育学校、2所幼儿园,前后用于校舍建设、师资运营投入成本10多亿元,其中一部分来源于投资者,一部分来自银行、金融机构贷款。

上述民教学校校长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当时规定是民办学校有招生自主权,可以跨区域招生我们才可以招生,才可以生存。如果按照现在这个政策,学校恐怕迟早要关门”。

按照江苏出台的2020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民办学校坚持属地化管理原则,在学校审批机关的辖地内招生,原则上不得跨设区市招生;不得通过笔试、面试(谈)、评测等选拔方式招生。

“国家出台政策规范民办教育,我们能理解。不让笔试我们也能理解,义务教育本身不能以考试作为选拔标准。但是不让跨区域,未必辖区内所有家长有经济能力;不让面试,我们是全寄宿制学校,连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无法了解,实际工作中不可能1对1管理。”上述校长说道。

更令其无法接受的是,“这一次地方教育部门出台的政策与目前《民促法》中“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招生自主权”的规定存在冲突。”

上述民教学校校长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我觉得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一些政策,首先要符合法律法规。另外要契合发展的实际,早些年是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想方设法的动员我们这些民办教育投资者来投资办教育,现在突然改变要求,实在很难理解。”

经济观察报就“该地方法规是否与上位法相冲突”的问题询问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本中,他的回答是,确实存在冲突。《民促法》是一个法律性的文件,其中确有规定民办学校具有招生自主权。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公立学校所需资金基本来源于政府财政,而民办学校经济来源则是非国家财政经费,绝大部分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这个根本原因导致其在办学过程当中,从收费到招生应该具有一定自主权。事实上,这也是一些地方简单把民办校等同于公办校出现的分歧点。

但他同时强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教育部门为了维护一个地方的招生生态平衡适当作出一些限制,也是必要的。

指向公平

为何释出新政?

多位教育政策人士将矛头指向了,民办教育在之前存在“掐尖招生”以及提前面试中存在的“灰色地带”。

一位教育政策人士对经济观察报分析道:“当生源形成优势,进一步拉开与‘公办校’的差距。长此以往,破坏的是整个教育生态,更大程度加剧教育不公平”。

民办教育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为弥补当时财政不足自筹经费,也是作为教育改革一种多样化尝试,被政策允许可以通过笔试优先挑选生源,同时赋予一定招生权利。

一位公立校校长告诉经济观察报,民办校在招生、管理、用人等方面拥有更多自主权和优先权,如果民办学校一直拥有这一优先权,起点上就处于优势地位,竞争也就丧失了公平性。

2019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同年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两份指导性意见均提出,公民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防止对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冲击。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

在储朝晖看来,确实有一部分民办学校存在“掐尖招生”的问题导致了教育生态的不平衡,但需要搞清楚的是家长为什么愿意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这里面有一个很主要原因,是民办学校效率更高。

储朝晖表示:“从历史数据看,2006年为一个节点。2006年之前,一些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比例大约在40%。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以后,这一比列下降到占6%,2006-2016年,10年间这一比列逐渐回升到15%-16%,上升到10个百分点,主要来自于一些家长愿意花钱让孩子去优质的民办学校接受教育”。

上述民办学校校长则表示,并不是每一所民办学校都能掐尖招生,具体到其所在连云港的校区,对义务教育阶段是不允许考试选拔生源的,高中阶段也是按照中考统一分数分批次录取。

她表示,教育公平有很多层含义。“让所有孩子能够接受教育,这是国家层面的公平。满足不同家庭的不同需求,让不同学生拥有选择学校的权利也是一种公平。”

趋势

一些变化正在家长端显现。

上海宝山区一位家长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原本计划将“幼升小”阶段的孩子送去民办学校,在看到今年政策的下发,出于稳妥还是准备去对口的公立学校。

按照上海招生实施意见,报考民办学校的适龄儿童可以填报1所民办小学参加随机录取,并可填报1所民办小学调剂。当报名人数大于学校招生人数则启动电脑随机摇号录取。如果两次都没有选中,则由所在区未招录满的公办学校负责保底。

吴劲草分析,摇号不具备门槛,这会使一些有学区房又想上民办名校的家庭,趋于谨慎会选择上公办小学和初中,这其中有非常优质的生源,上海地区一些民办名校会受到很大影响,生源质量大打折扣,公办民办格局会发生变化。

政策会形成多大影响?

目前尚无法作出判断。但在储朝晖看来,肯定会对民办学校有影响。

在王本中看来,除去特别出名的几所民办学校没有影响外,预计绝大多数的民办学校都很难幸免。不仅仅是生源影响,还有一系列影响。比如,运营成本加剧、老师工资、校舍维护等压力都会很大。

上述民办校校长也认为,今年的招生暂时不成问题,但接下来很难说。“原本师资、工作人员配比是能够达到收支平衡的,如果生源受到影响,原本1000个招聘,最终只招到500名学生,师资该怎么办,之前那么大的投入资金又该怎么办?”

该民办校长目前还是打算继续做下去。

在储朝晖看来,即便是按照现在地方教育部门的做法,民办学校依然会比公办学校表现得更有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另外一端的学生和家长依然有选择民办教育的权利。

“公民同招”“全民摇号”意味着新的教育时代。储朝晖认为,目前阶段学校数量已经供大于求。而现在的问题:一个是教育不均衡;另一个就是水平不高。未来不管公办、民办学校需要从三个方面满足家长的需求:收费比较低、质量比较好、能够满足多样性需求。

记者 李静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新政实施期待的转变是民办学校要从过往的“生源竞争”转向“培养竞争”。公办学校经费是财政全额拨款,而民办学校获得的财政拨款很少,办学依赖学费,此前,民办学校提前选择生源,可视为政府给政策不给经费,现在给政策的路走不通,是不是可以考虑给民办学校一定经费。()

关键词: 上海市 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