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邦原创】作为自营物流里的两个领头羊,3月下旬,顺丰和京东物流都交出了一份还算满意的财报成绩。

从京东物流的财报来看,这是上市后首份年度业绩报告,其营收就突破了千亿大关,总收入达1047亿元,同比增长42.7%,提前超额完成2017年制定的“五年收入规模过千亿、外部客户收入占比过半”战略目标。

再看顺丰2021全年的业绩报告,2021年顺丰控股实现营收207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55%。虽说去年Q1季度有短暂亏损,但凭借Q4季度的积极调整,顺丰在供应链和国际业务收入大幅增长,才终于挽回了物流老大哥的一点儿面子。

无论是超额完成目标的京东物流,还是后来者居上的顺丰,二者在在营收关口,都实现了增长。

《关于2021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民营物流企业50强的通告》中的数据显示,顺丰和京东物流仍旧居于榜单前排。

京东物流和顺丰一直是棋逢对手,难分上下,京东物流和顺丰的较量,实质都是对服务的高质量要求。

01

顺丰强干线,京东物流重仓储:速度更快,时效更强,消费者收货更及时

一直以来,顺丰留给大众的印象便是速度快、有保障。其中原因,与顺丰的发展历程有很大关系。

从1993年成立至今,顺丰经历了从初创到成长再到战略转型的不同阶段,其定位从先前的快递转型为综合物流提供商。经历过多番变化的顺丰,2009年,顺丰建立中国首家民营货运航空公司,自购全货运飞机。

换言之,13年前的顺丰,就对布局航空物流表现出极大“野心”。

时至今日,顺丰引以为傲的物流系统,已经建有完善的“天网+地网+信息网”网络,配备69架自有全货机,并建立了国内首个航空物流枢纽——鄂州机场,同时拥有13万余条干/支线、5.8余万台干/支线车辆。

这样的高效体现在消费者身上,便是货运速度的提升,因为采用“端到端分拣中转”物流模式,末端快递小哥从用户处揽件,再从网点运输到区域转运中心,经过分拣与其他快递一同发往目的区域转运中心,到达目的区域转运中心后,再经过分拣集散发往末端网点,又让快递员统一配送。

去年11月1日,重庆市渝中区的吴小姐收到顺丰派送的今年双十一的第一个快递,全程仅用时9分钟,即便去年双十一顺丰单日仓库的订单量超2400万单,高峰期间仍可保障超93%的订单在24小时内发货。

难怪业内有句“黑话”:“快递行业只有两家,顺丰和其他”。

目前来看其自营服务网点及其他营业分支网点达到2.1万个,其打造的“三网合一”的物流网络,国内末端合作网点则有16.8万个,收派员达到42万人。在全国100个城市运营超过360个电商类仓库,面积超500万平方米。

相比顺丰从0到1的发展历程,京东物流倒像是从1到10的过程。

2007年,彼时的京东物流还只属于京东的企业事业部,并未单独成立主体,2014年,京东上海建立的“亚洲一号”仓库正式投入运营,并在2016年 5月成立 “X事业部”,其前身是京东物流实验室,负责探索智慧物流研发,包括无人机配送、无人仓库、无人站、智能配送机器人等等科技产品。

从前期的变化可以看出,京东物流从一开始就瞄准了“仓储”这条线,并着手研究“智慧物流”,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对物流环节智能化管控,基于此,京东物流建立了上海“亚洲一号”,打造属于自己的智慧物流园区。

这是京东自建的亚洲范围内建筑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智能物流项目之一,利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管理系统,对商品拣选、包装、输送、分拣等环节提升效率。单台分拣机的分拣效率在最高可达到27000件/小时,最大化降低人员投入。

如今,京东的“亚洲一号”已经从当年的上海1座扩展到全国33个城市,已经运营了43座“亚洲一号”。2021年,新增的11座 “亚洲一号”深度覆盖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大大提升了偏远地区的配送时效。

即便是连极端地区诸如珠穆朗玛峰,京东也能用无人机送过去。

和顺丰端到端分拣模式不同的是,京东物流的运营则完全是“区域仓-前置仓-末端配送”的仓配模式。

打个比方,北京卖家下单一笔发货地是广西的订单后,发现货物并不是从广西发出,而是就近从北京顺义某仓库出货,当顺丰还在满世界搭飞机帮用户解决配送问题时,京东物流已经利用仓储网络推动商家(包括自营商城和第三方商家) 将货物运入仓库,再由京东小哥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如果说顺丰速运重在巩固”速度“,那么京东物流则是让消费者感到“惊喜”。

02

顺丰冷运高速领跑,京东物流紧追不舍:生鲜更“鲜”,损耗更少,消费者花钱更少

受2020年疫情影响,生鲜电商受广泛关注,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量为2,7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7%。中冷联盟预测,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加速扩大(下图)。

消费者对生鲜冷链运输环节需求送达的时效性和新鲜度也有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在倒逼冷链物流企业朝向更标准的方向发展。

在顺丰的2021年财报中,顺丰冷运实现营业收入78.0亿元,同比增长20.1%,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冷链物流百强榜”榜首。

这样的结果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早在2012年顺丰就已开始布局,2013年,正式成立食品供应链事业部;2014年,成立“顺丰冷运”品牌。同年,顺丰冷运事业部成立,意为生鲜食品行业提供冷运仓储、冷运干线、冷运配送、生鲜销售等一站式解决方案,主要业务包括生鲜和医药行业。

2018年,顺丰选择与美国夏晖合资成立新夏晖,作为麦当劳的冷链服务商,夏晖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40年的冷链物流经验,双方合资后,顺丰可以借鉴国外专业的冷链技术和管理方法,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冷链优势。

当用户下单之后,顺丰冷运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对冷链运输过程的全程监控,包括冷链车运输路线、实时定位等,并通过GIS地图技术直观的展示整个运输过程中的动态信息,以实现鲜果的新鲜、速达。

目前来看,顺丰已开通运营26个食品仓、食品干线143条,覆盖117个城市,727个区县,共2583条流向,贯通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华西等重点核心城市。自有食品冷藏车256辆,1.4万余辆外包储备冷藏车,都配备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及自主研发的TCEMS全程可视化监控平台。

与顺丰一路高歌猛进的状态相比,京东冷链的发力时间稍晚一些,京东物流在2014年开始准备着力打造冷链物流体系,2016年成立生鲜事业部;2018年京东冷链正式成立。依托京东电商平台,京东冷链可以说是稳步前进的状态。

但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方面,京东冷链可谓是卯足了劲儿。

比如在京东“618大促”和“双11”期间,京东与雀巢联合发布的联合预测与补货系统,对整合供应链的物流进行尝试,避免了过去大促就会出现供货过多过少或各仓匹配不均衡的情况,京东雀巢联合预测补货项目开展后,“订单满足率”和京东平台“产品有货率”提高了30%以上。

针对冷链闭环中的分拣环节,京东物流曾在2018年在华北地区上线首个冷链自动化分拣中心,以往需要人工查看并判断货物的流向,经过升级后都由机器来代替,省去中间步骤,加速冷链订单流转,让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新鲜订单。

在冷链仓储方面,京东物流运营了87个为生鲜、冷冻及冷藏产品设计的温控冷链仓库,运营面积超过490000平方米;在运输方面,京东物流拥有2000台专门用于冷链运输的货车,实现冷链运输网络覆盖31个省;在终端配送方面,京东物流能够通过配送网络和同城冷链配送网络,为客户提供服务。

过去生鲜产品要运送至消费者手里,要经历产地、集散市场、产地批发商、超市、农贸市场、餐厅等渠道商,而这些中间环节会造成产品损耗,通过京东冷链的仓配模式,可以实现从生产到商家再到消费者的一站式冷链服务优势,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更高质量的服务。

03

“收货及时,花费更少”背后:服务才是硬道理

如今的物流企业拼到最后,看中的还是对消费者的服务。

虽说顺丰本身具备20年的物流经验和资源,所积累的口碑更容易得到消费者信任,但依托于电商平台起家的京东物流,能在短时间内,财报营收突破千亿大关,其依靠的不仅是有一棵大树乘凉,而是对消费者的服务能力。

尤其是疫情当下的今天,作为消费者更能感知到其中的差别,同城派送和“一小时达”的需求越来越多,在这方面,京东物流为了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在全国部署了近400辆L4级别自动驾驶智能快递车,实现城市社区、商业园区、办公楼、公寓住宅、酒店、校园、商超、门店等八大场景的覆盖,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

尤其得益于京东物流此前的“出身”就在京东物流实验室,负责探索智慧物流研发智,因而在触达消费者领域更加得心应手,截至2021年底,京东物流已申请专利和软件许可超5500项,其中自动化技术和无人技术相关专利数量超3000项。

而这些到最后,都是服务于消费者,让用户受益。

很早之前,刚刚卸任集团CEO的刘强东曾在社交媒体上说过,未来物流公司将只剩下京东物流与顺丰的较量。时至今日再看,二者这种亦敌亦友、相互为师的关系,其实传达的正是这种服务理念。

关键词: 京东物流VS顺丰拼到最后还是拼服务 京东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