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被封了吗”“还能发货吗”,这大概是当下电商人被问及最多的两个问题。在疫情防控之下,2000多个网点物流停发,美妆品牌也普遍迎来至暗时刻。
多家品牌向青眼反映线上销量减少,上新计划停滞。甚至有化妆品行业人士预测,618大促无望,今年将会是最难的一年。
美妆品牌大都市失守
疫情之下,消费者更加寄希望于通过网购来解决各类需求,但近一个月来,关于“快递卡在半路不动了”“快递被退回了”的讨论在社交平台上日渐增多。反观品牌也只能接受“有货发不了”的现实。青眼注意到,至本、淂意、东边野兽等多个美妆品牌纷纷发布关于暂停发货的通知,称为配合疫情管控,上海仓库暂停发货。
经过青眼调查了解到,当前美妆品牌都会在官方网店上提示疫区物流受阻的信息,更甚至欧莱雅天猫旗舰店在《受疫情影响地区的物流公告》(3月17日更新)中直接列出了区域名单。公告提示,“如果您的收货地址为以下地区,可能会有无法购买、发货及配送延迟的情况。”据青眼不完全统计,这个公告上受疫情影响物流收派服务有所延误的区域涉及27省和直辖市,包含300多个地区。
实际上,受到疫情的影响,从3月初开始,多地快递物流出现了阶段性中断。据《央视财经》报道,截至3月28日,根据快递公司网点公布的最新停发地区,各地停发网点已超过2000个。不断有地区被列入中高风险区,这让线上商家必须时刻关注物流公司给出的停发区域通知,甚至有商家暂停一切发货。
对于快递延误及停发,很多消费者表示理解,但也免不了有人产生不满情绪。青眼从黑猫投诉平台上得知,3月份的快递物流相关投诉截至目前已超两万单,其中涉及延误以及配送问题的投诉单占比投诉总量近40%。
针对当下的情况,广州某化妆品供应链负责人表示后台订单中,常常能遇到退货与拒收的情况,“如果是拒收,对我们来说就意味着增加两次运输费用,还有一部分包装材料的费用。”特别是遇到突发性较强的疫情,物流往往面临着更强的滞后性。
同时作为国内美妆品牌集中地的上海,当地美妆品牌也在近期陷入“停摆”。一如上文提及的至本等品牌都是在上海,且上海仓库被封。“大家都在说业绩下滑严重,2000多个地区停发,我们在上海的仓库、工厂都封了。疫情虽然可怕,但没饭吃更可怕。”上海的一位从业者在朋友圈如是说。
不仅如此,疫情已经影响到美妆品牌的上新计划与营销节奏。某杭州化妆品公司渠道总监告诉青眼,“客户那边发不了货,不能正常上班开工,我们品牌方这里也会影响,原来的订货和上新计划也都被迫取消了。”
新锐香氛品牌节气盒子相关负责人也透露,“我们已经居家办公半个月了,周围基本也都是这么个情况,物流也非常困难。”同时,因为茶系列是该品牌春天营销的重点,原计划会去类似杭州龙井山的地方进行采茶的现场直播,增强消费者的体验。“但因为疫情的关系,所以这个项目就全部停止了,而采茶季是有时间限制的,从清明到谷雨之前,所以这就会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品牌的营销节奏被打乱了。”
“销量减少40%”
众所周知,电商已经成为美妆品牌的主力渠道,不仅很多成熟品牌的线上占比超过5成,新锐品牌更加倚赖线上渠道。快递中断无疑是扼住了品牌的命门。
“我们预计GMV影响20%。”上海某护肤品牌相关负责人告诉青眼,这仅是停发前和停发后日均的对比,而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正常波动值。
深圳某专注毛孔精细化护理的化妆品公司品牌总监同样表示,受疫情的影响,加上封控管理,其品牌3月份减少了40%的销量。当青眼问及对方是否有应对措施时,他无奈表示,只能后面努力做业绩,把损失赚回来。
停发网点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不少品牌暂停发货,从而导致线上出现积压订单的情况。广州某洗护品牌总经理则表示,“快递这块(停运或延误退货),基本影响了线上30%~40%的业绩。”
这种情况下,线上品牌们只好通过预售的形式来减少损失。“疫情期间,我们的直播间还在工作,公司给同事安排了酒店。现在直播业绩还不错,但是订单要等到4月6号之后才能发出来。”上海某主打“新鲜”护肤的品牌供应链负责人告诉青眼,尽量减少影响,预售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疫情反复,多点开花,不断考验着化妆品全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运作成熟且实力强劲的品牌或代运营商通过“多点布局、全国分仓”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这一风险,但也有所损失,更何况中小微企业、流量品牌只能咬紧牙关、硬抗过去。
618无望,最难的一年?
疫情2年多来,各行各业都受到一定影响,疫情前期线下店受到严重影响,大批商家关店,电商相对日子好过一些,但今年大半个中国的物流受到限制,电商行业正面临疫情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商家发不出去。整个电商物流停在那里。今年可能是最难的一年。”有化妆品行业人士表示,很多品牌发不出货,连预售都不一定敢做,因为商家根本不知道哪一天能够发出,所以电商企业一片哀嚎。“而且按照现在的时间节点来看,今年618大促肯定是废掉的,所以不用去考量。因为针对618活动,品牌一般会提前一个月进行预热,五月份预热的货在四月份要生产,按目前这个情况来看,基本是不大现实。”
不少企业对618大促已不抱太大期望,一来本身618大促的影响力不及双11,二来疫情持续两年,整体经济和就业形势不太乐观,消费力逐渐减弱。某业内人士就无奈道,“哪有什么报复性消费”。
那么,这些依赖流量的线上品牌又该如何去应对?上述人士认为,“这个不是说品牌去做一些应变就能够去规避掉的,只能在大的形势之下,来保持住自己现有的、固定的基本盘,不要盲目地去扩展。说的更残酷一点,品牌最应该做的应对手法就是裁员。”
他补充道,如果是以流量换销量的这种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出路。“我觉得这对他们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开源不行,肯定就只有节流了。”针对当下现状,理性护肤运动发起人冰寒表示,节流也无外乎就是裁员、关闭生产线或车间、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广告和营销开支、减少库存、减少批次生产量、降低材料成本等方式,“有一些其实已经发生了,比如减少库存、减少批次生产量、降低材料成本。”
站在品牌方的角度,节气盒子相关负责人认为,受疫情管控,线上业绩下滑是肯定的,但是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应该还是能坚持下。“计划今年在二季度加加码,重点发力抖音和线下渠道看看。”
“生意不好做”“出货的仓库、工厂都封了”“物流停了”......在这种充斥着集体焦虑的浓重氛围下,“保守、收缩与观望”将成为未来消费主调,且随着经济增速的进一步放缓与内外部形势的进一步严峻,“消费分级”将进一步提速与深化。有代理商就表示,以前倡导消费升级,现在是消费降级,“疫情以前用高端品牌的消费者,现在可能在考虑换成一般的大众化妆品。”
总体而言,在新规、疫情封控、快递停运、原料上涨、低价竞争等综合影响下,化妆品行业进入到最艰苦的阶段,让“寒冬”留在这个春天是全行业的期盼和努力的方向。
注:文/十五,文章来源:青眼,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关键词: 品牌遭遇至暗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