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只关注IP动态和个人成长的自媒体,开年以来,视频号生态可以说是静悄悄的。最近除了付费直播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动作。不过我觉得,就算付费直播是个好功能,但不代表它有多大作用。

当年公众号的付费阅读和打赏功能,在推出之前也是被吹上天的,但实际上也没有起到决定性的因素。只能说,这一系列功能的推出,完善了视频号的产品,推动视频号生态进入一个全新的台阶。

2022年,应该怎么做视频号?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由三个因素来决定的。

第一个是产品的阶段。

进入第三年的视频号,博主形成初步规模,原生文化也开始稳定,产品也日臻成熟。对微信来说,进行商业化,是内外呼声的结果。不能老是在财报里用几句话就糊弄过去了,得用实际行动证明视频号这款产品,是能给微信乃至腾讯帝国赚钱的。

对内,也就是博主而言,视频号的赚钱价值,也要快速凸显,否则没法坚持了。这是去年视频号加强运营以来,必然要的一个结果。那么怎么赚钱?显然,纯品牌广告的价值还是很低,这不是单单视频号决定的,而是全网的品牌投放,都变得非常谨慎,那么视频号作为一个新生态,自然受到冲击,博主本身的流量不稳定,导致广告的价值依然很模糊,无可否认,会有一波博主赚到小钱,但今年估计还不能稳定的靠纯广告赚钱。

直播带货,是视频号博主唯一能稳定赚到钱的的模式,这个没得选。

去年下半年以来,视频号直播的流量开始增加,这是视频号直播团队重新调整流量分配方式和新运营模式的结果。几乎每一个博主,只要你足够勤奋、足够专业,有稳定靠谱的供应链,借助视频号直播,是能赚点小钱的。如果你内容做得很好,调性跟带货能够顺畅对接,那稳定收入也是有可能的。

但依然是那个事实,只有少数人可以,大多数人,还是炮灰,或者陪跑者。

关于视频号这个产品,另外一个可能会被忽略的价值,就是知识付费。视频号因为天生的基因,以及运营团队基于KPI的压力,两者都有意无意的在偏颇知识类博主。从它推出付费直播来看,可能会率先让一批B端文化企业赚到钱。

啥意思呢?你是搞演唱会的公司,或者做电视节目的电视台,接入了视频号直播,采用付费直播模式。本质上,就是有线电视的变种了。去年,视频号的直播策略是引入免费的电视,今年,等于引入收费的电视。爆款付费NBA直播、演唱会直播,都是一种基于视频号完全创新的东西,微信会乐此不疲的推动它,一方面彰显了视频号的特色,另一方面能赚钱,KPI也好看,何乐而不为。

更深一层,既然有了付费直播,那肯定也会有付费专栏。打个比方,我是研究视频号的,我在视频号里做一个专门的付费专栏,专门教大家做视频号。我知道在过去的两年多里,有无数的视频号课程。但是,敢在视频号的专栏课里晒出来的,会很少,这样对于真正产出优质干货内容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好事。当然,目前没有看到这个功能,但我觉得估计在路上了。

基于这个产品阶段,博主的内容策略,一定会考虑成体系的课程,或者有竞争力的供应链。单挑的博主,可能要考虑抱团取暖,或者自己搭建小团队,抑或加入靠谱的公会、MCN等机构了,单打独斗不是不可以,但难度会更大了。

第二个是生态的状况。

一个生态,就像一个江湖。过去的两年,属于草莽江湖的时代,各种社群此起彼伏,因为那个阶段还属于探索期,大家的焦点除了学习如何做视频号,还要不断的论证视频号这款产品能不能起来。有一种我们要一起建立一个独立的理想国的感觉,所以内心会有一种强大的认同感,大家就喜欢所谓的抱团取暖。

进入了今年,抱团取暖这件事,不存在了。

啥意思呢?穷的时候,大家还是亲戚,一起建设大生态,就像改革开放之前的生活,大家都是穷逼,区别不是很大,所以相处得其乐融融,走到哪里都是朋友。现在不一样了,经过两年的发展,是马是骡大家都很清楚了。

也就是说,视频号这个生态江湖,分阶层了。大概分为三个阶层。最高的阶层就是头部的那几个号,拥有VIP的服务,自身内容很牛,官方也努力扶持给流量;中层也就是我们说的腰部创作者,一般也有几万粉丝了,看得见希望了,官方也会定期给流量。底层则是挣扎层,处在要不要做和要不要放弃之间徘徊,或者新入局的小萌新。

当三个阶层逐渐形成之后,就不存在“同志”这个概念了。昔日的博主好友,如今有的人因为成为头部,尾巴翘起来了,也自然觉得自己是个角儿了,不怎么参与圈里的活动了。那些混得不好的博主,一开始还是很积极,但很快也会发现,自己的努力,只会变成尴尬。

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江湖变了。变得不靠热情,不靠关系,不靠人情了。

现在的江湖,只靠内容力、流量力和赚钱力。无论你是江湖老人,还是小萌新,如果没有内容力、流量力和赚钱力中的任何一种力,你在这个江湖,就没了敲门砖。这是很多人退出江湖的原因,不是他们不想混江湖,而是自己跟不上了。

当江湖开始变得成熟,阶层开始分化,壁垒开始形成。对做内容的人来说,必须要认真的对待内容本身了,否则只能成为这个江湖里的小人物,熬得住就继续熬,熬不住就悄悄退出。

你这个号有没有水平,适不适合做视频号,不会像以前那样,拖这么久了。今年开始,基本你做几期内容,大家就能感觉得到,你能跑得多远了。我的理解是,决策成本的效率更高了。

第三个是价值判断。

过去两年对于视频号生态来说,属于内容奇缺的时代,你随便做啥内容,大家都很热情,你自己也感觉不到啥,因为流量好像都不错,发一大堆自嗨的内容,自称为视频号博主,看起来没有毛病。

但现在不一样了,你会发现,视频号的优质内容,似乎一夜之间多了起来。

当优质的内容开始多起来,无论是博主之间,还是用户之间,胃口都不一样了。你内容做得一般,用户会无感,你的同行也觉得你在浪费时间。最后你自己也发现,自己是在浪费时间。

进入2022年,大家都会有强烈的价值感。

就是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为了做而做了。而是为了价值而做。我玩这个视频号,我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是认知的价值,还是情绪的价值?是打法无聊的价值,还是满足娱乐的价值?不管怎样,你得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基于这个答案,那些整天聒噪的,不踏踏实实做内容的,现在都不聒噪了。要么退场,要么踏踏实实去研究内容,寻找内容的价值观,让自己获得尊重。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原来很活跃的视频号博主社群,现在变得安静很多了,不怎么活跃了。原因很简单,没他们什么事儿了,安静下来,潜心做点价值回归的事儿,这是没得选的选择。

2022年,是视频号决定性的一年,也是凸显价值,清晰思路的一年。团队化、硬核内容和价值感,是每一个博主都绕不开的堡垒,你打下来了,就算上车了,你没打下来,就可能一直是观众。

注:文/第二秘书,文章来源:那个吴小明,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关键词: 应该怎么做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