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开年,春节前的最后一周,西瓜资源会群内的话题由广告资源对接转为群友间的新年祝福。
回顾2021年微信生态下的公众号广告投放,无论是广告主、号主,还是媒介都有很多话想说,有喜悦分享也有挫败感言;同时,提及对2022年工作的展望,在本月的“2022微信公开课PRO”其中的微信广告分论坛上,讲师们对微信广告整体生态的商业化能力进行了讲解。
先来看一组来自“2022微信公开课PRO”上的数据:截至2021年12月,微信广告生态推合作伙伴数量已超过110万,其中广告主数量上涨超过25%。
有增长就有需求,公众号广告是微信广告中的一部分,回顾2021年,公众号也在做出不同的探索和改变,每一个变动也都影响着公众号广告的发展。
那么,近期公众号广告圈又发生了哪些事呢?
01
2021年末遇上“大整改”
有人受波及 也有人看到新希望
2021年末,外卖优惠类、地方号、中小学科教育类受微信整改的波及,不少运营者开始寻求新出路;
外卖cps遇整改,相关从业者退场
近两年在公众号大热的外卖cps类项目可谓收获了不少入局者。相信每个人的微信中都有关注着1-2个后缀带着“外卖优惠”的公众号;
通过此类公众号,可以实现每日领取外卖平台优惠券的福利,多则10元、少则2-3元。而背后的运营者能通过用户下单领取到相应的佣金。在庞大的微信流量池内积累用户后,佣金积少成多,每月也能收获到不少的收入。
而在2021年12月,微信官方发布了这样一则公告,并对此类公众号进行了整改:
自2021年12月9日起,将对外卖优惠券类公众号进行整改治理,违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
1.以任何形式诱导用户点击菜单栏、回复文本内容等;
2.临近客服消息额度失效时间,诱导用户再次主动回复文字内容;
3.在用户无接受服务意愿的情况下,发送营销内容。
在外卖cps项目大热的时候,西瓜资源会也加入过不少相关投放者,部分外卖类广告主月投放预算高达100万;
而以上公告里提到的3个违规事例都是大多“外卖优惠类公众号”会触及到的,免不了有一大波相关的公众号会受到政策波及而被整改。
整改过后,西瓜资源会内也有“外卖优惠类”运营者表示,已经早早卖掉公众号来换得最少的损失...
外卖cps是个人人可入局的高性价比项目,有甚者更是达到月入百万的神话,但是在大规模地进场后,野蛮生长下的此类营销号缺乏优质内容的积淀,反而对用户造成骚扰,从而引起官方的注意。
总而言之,好内容才是互联网内容生态的根基,如何避免下一个“外卖cps”,这值得思考。
本地号遭清空,行业逐渐规范化
2021年末,不少运营地方号的账号被清空,关注此类公众号的用户的关注列表上只剩下“未命名公众号”的名称。
据悉,此次受到违规清理的公众号大多为“XX头条”、“XX周刊”、“XX新鲜事”等混淆新闻媒体的地方公众号,违规者后台收到的整改通知,也指向此原因:
此公众号的名称涉嫌对用户产生混淆、误导、联想等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让用户误以为是党政机关、媒体单位等机构,或是其他官方主体,违反《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违规资料已清空处理,可重新进行设置。
可以看出这是微信在响应“清朗行动”所号召整治的“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违法违规”乱象,若想恢复账号,需申诉并且提供相应的资质;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号是不少广告主所青睐的投放阵地,地方号有鲜明的用户画像和黏性,例如教育、餐饮类的广告主在投放地方号后得到的转化效果便十分可观。
但同时也预示着公众号正在走向规范化的进程。整治过后,地方号运营更加规范,相信在2022年能够继续运营的地方号依旧会保持着那份潜力,同时也可以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了。
微信“响应”双减,成人教育闯出一片天
随着今年“双减”政策收紧,中小学学科类的教育行业跌落神坛。2021年12月,微信公众平台也响应政策,发布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内容发布和传播的合规指引》的公告:
公告点明不得在微信平台发布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推广性、诱导性内容,以及不得违规开展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不过,其他培训教育类的投放将不受影响,我们发现目前职业教育类的广告主逐渐活跃了起来,即使在年前的广告沉静期,也有不少家庭教育广告主还有大笔的量没投出去...
由于教育行业的性质与公众号高度匹配,广告主们热衷于将投放渠道瞄准在公众号这一平台上,但是,如何避免重蹈K12的覆辙,也是教育行业需要探索的下一步。
02
2022年的思考与展望
优质内容仍是发展的有效手段
无论是公众账号的整改,还是行业的整改,都离不开其背后劣质内容在互联网野蛮生长的这一原因;或因低俗、色情引起用户不适,或因乏味单一的营销内容影响用户体验感,又或因贩卖焦虑传播负能量,这些都容易被官方“盯”上。
所以,在依赖于优质内容而成为国民度如此之高的公众号生态下,创作者或投放者都应通过优质的内容实现与用户的链接,用优质的内容助自己乃至行业良性发展,这样才能生存得更久。
站在用户角度思考
无论是号主还是广告主,内容创作与广告营销终究离不开用户的认可,如何得到用户的认可,归咎的核心问题,还是得站在用户角度。
很多人投放看重“量”的堆积,千万级、亿级堆出来的量固然能够助使经验的积累和得出高效的程序化流程,更重要的是在投放过程中不断优化用户思维,让广告营销更贴近受众的需求。
注:文/十元,文章来源:西瓜数据,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