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30号,商汤科技终于在港股上市了。
据悉,商汤科技最终发售价定为每股3.85港元。据此计算,公司将收取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55.52亿港元,股份代号为0020。
据富途数据,受港股整体走势影响,暗盘中,商汤-W股价走低,暗盘收盘时跌破发行价,最新市值为1268.06亿港元,约为162.69亿美元。
但一经开盘,开盘价即上涨至3.91港元每股,较发行价3.85港元上涨约1.56%。以此计算,商汤科技目前市值为1471亿港元。相较最后一轮融资,市值上涨三分之一。
此前,投中网《全球最大AI独角兽IPO来了,4.5亿部手机在用,软银阿里春华是核心股东》中也提及, 一旦此次商汤科技IPO顺利,可能创下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规模最大IPO,也是10年间国内人工智能融资2169亿元最好的注脚了。
基石投资者变化,均为中资
原计划,商汤将于12月17日挂牌交易,但当商汤科技按部就班进行自己的上市计划时,风云突变,美国财政部突然将该公司列入“非SDN中国军工复合体企业名单”。
对此,商汤科技第一时间给出明确回应,“我们认为该决定与相关指控毫无根据,反映了对我公司根本性的误解。科技发展不应该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
与此同时,商汤科技还在12月13日在联交所发布公告表示,为保障投资人权益,调整全球发售及上市安排,并将所有申请股款悉数退还予所有申请人。
但随后,商汤科技仍然迅速重启了上市进程。12月20日,商汤科技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正式重启公开招股,具体到发行规模细则,招股书显示,商汤科技重新招股的募资金额、发行规模及价格区间均没有变化,本次预计发行15亿股,招股价介于每股3.85港元至3.99港元,筹资约60亿港元,每手1000股。
但相较之前,本次商汤科技重启招股的基石投资者变动较大。美国投资者被排除在认购全球发售的发售股份(包括香港公开发售提呈发售的发售股份)之外,基石投资者全部为中资机构。好在,更新后的基石投资者阵容更加强大,基石投资规模较早前进一步提升至5.1亿美元。
具体变动层面,此前,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国盛海外香港、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上汽香港、广发基金、Pleiad基金、WT、FocustarCapital及Focustar Fund和Hel Ved等9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商汤科技4.5亿美元,其中,后四家为外资。
而在此次的重启招股中,新9名基石投资者则包括中国诚通发起设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国盛海外香港、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上汽香港4家依然在列,新引入上海徐汇资本、国泰君安证券投资、香港科技园创投基金、希玛眼科、泰州文旅。
这其中,新增的徐汇资本,是由上海市徐汇区国资委全额出资的,变身第二大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为1.5亿美元,认购股份占发售股份的20%,国盛海外香港的背后则是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由上海市国资委全资拥有,其认购金额与认购股份也增长了363%。
目前,商汤香港公开发售也已经获得超额认购,12月23日,认购结束后,有媒体报道称,14家主要券商融资额只有13.37亿港元,相当于公开募资额的2.23倍,而在首次招股时,17家券商合计融资额为30.8亿港元,超额认购倍数为4.1。
上市带来新的挑战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到2025年,全球AI产业规模将达到1218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31.9%。这其中,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占到整个AI产业的60.9%。届时,仅国内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就达到1017亿。
招股书显示,商汤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板块,关注人脸识别、医疗影像识别、视频分析、无人驾驶和遥感等人工智能应用领域。
在这其中,智能城市业务去年为商汤科技贡献了其销售额的40%。自2008年以来,至少有500个中国城市引入了智慧城市技术,与商汤、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和华为等公司合作,寻找城市问题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但具体到营收层面,2018-2020年及今年上半年,商汤科技营收分别为18.5亿元、30.3亿元、34.5亿元、16.5亿元,同期亏损34.3亿元、49.7亿元、121.6亿元、37.1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242.7亿元,折合日均亏损1900万。
背后则是商汤的超级融资能力。到上市之前,商汤成立至今已经完成12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达到52亿美元。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于2021年6月完成,融资后估值达到120亿美元。
股东层面,招股书也显示,商汤最大股东为创始人汤晓鸥,持股比例为21.73%;持股较多的投资者包括:软银(14.88%)、淘宝中国(7.59%)、春华资本(3.08%)、银湖资本(3.05%)等。
按照当下市值160亿美元左右计算,这些早期投资者依然有了不菲的回报。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创始人汤晓鸥持有商汤科技21%的股份,身家已然抬至34亿美元。
2018年,商汤科技的CEO徐立曾说:“商汤科技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未来将以技术为核心,赋能更多行业。”
现如今,商汤科技的发展,也得益于公司打造的“SenseCore AI大装置”。该通用性AI基础设施能够使公司实现自动化、规模化、集约化的AI模型量产,解决当下AI发展中遇到的各类算力和长尾需求,驱动实现人工智能的规模效应。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杨帆在36kr的最新分享中也提及,如今产业对人工智能提出的需求已经愈发深入和细化,比如对高铁上零部件缺陷做检测以实现提效,“这是3、5年前我们所不敢想象的极其细颗粒度的需求”。
这样一来,整个社会积累的、沉淀的数据量正在保持极大的快速上升势头,如何面对这种全新的生产要素、怎么去定义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行业需要解答的共同问题。
当然,随着业务不断向前推进,技术革新仍在进行时,技术创想和应用现实的不断转化,仍有机会继续扩充赛道的想象空间。
商汤科技的此次上市,也意味着,迎来了另一层新的挑战,即在完成IPO之后,以商汤科技为代表的公司,能否在高额研发投入与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展现出与之匹配的切实增长。
商汤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立博士也在上市仪式致辞中表示:“每个时代的企业都承载着各自不同的希望和责任,我们的命题是如何从生存、追赶到发展与开创。当我们看到了技术的巨大突破,商汤人希望推动技术落地,用技术突破去重新定义场景和模式,去刷新大众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商汤人始终坚信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带来增量价值,必将推动普惠和公平的智能时代到来。我们将和投资者、合作伙伴一起,推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赋能百业,普惠众人。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
注:文/张丽娟,文章来源:东四十条资本,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