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是一个长期生意。这几乎是每位便利店行业人士时常提起的一句话。但实际上直到今年前后,关于长期主义者才能生存的现实,才真正开始被行业正视。

最先开始起变化的是资本市场,便利店业态的投融资案例相比较2017年前后明显减少,有投资人甚至表示不再轻易投资创业性便利店品牌。少数持续关注便利店的资本方则开始从扶植品牌IPO转为帮助并推动行业并购。

可见前几年来在便利店行业的投融资经历,使希望依靠资本运作在三五年内扶植出一个便利店上市公司的资本机构放弃幻想,转而关注预制菜、会员店等其他赛道。而有志于长期参与便利店业态的投资方也改变了投资目的及运作方式。

随后,疫情催化了部分便利店的自身问题,消费者变化也使便利店经营难度进一步提升,从而加速推动一些认为自身没有能力、或没有强烈意愿坚持长期投入便利店的经营者寻求出售、乃至关停退出。例如天虹拟挂牌3.1亿转让天虹微喔便利店100%股权,青岛迷你岛便利宣布全线闭店。

而有准备长期投入便利店的部分区域龙头则瞄准时机,加速整合并购。比如说天福便利计划在江西、广东、福建物色收购对象,美宜佳也成立了战略投资部。

有便利店高管对此评价称,“便利店现在反而有了更好的竞争环境,搅局者退出,此前多方混战的战场得到了一次清扫,长期来看不是坏事。”

一系列变化之下,便利店业态到了一个准入门槛提高、盈利难度加大以及整合并购加剧的新阶段。而这一阶段的本质,实际上就在于,便利店从业者应该重估所在行业,面对唯有长期主义者才能生存这一现实。

诱因众多

便利店生存难度加大

长期来看,便利店依然是个好生意。但对于一些无意或无力长期持有便利店的经营者来说,现阶段陡然增大的经营压力就成为推动其退出的导火索。

今年以来,便利店大盘开始变化,退出者增多,现存企业也将并购整合提上日程。例如11月9日,天虹发布公告称,拟挂牌3.1亿转让天虹微喔100%股权。此前不久,罗森(中国)也公布称拟通过其全资子公司重庆罗森收购四川哦哦超市连锁管理有限公司(WOWO便利)全部股权。而青岛迷你岛便利更是宣布全线关停,退出市场。

这与一些创业型便利店品牌倒闭、出售不同的是,上述企业大多经营多年,且在区域中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便利店TOP100榜单”也能看出,WOWO便利、天虹微喔分别排行第60名、第75名,可以说并非名不见经传。

能让经营多年的多个便利店企业主动或被动退出市场,必然是行业发生了明显变化。关于便利店业态的资本、经营、行业价值已经被重估,长期投入才有可能获利的现实开始被更多人正视,进而促使便利店操盘者们做出相应选择。

《第三只眼看零售》就此采访多位便利店创始人后发现,上述观点基本成为共识。而引发行业变化的原因,则相对复杂,且具备一定关联性,最终综合作用于便利店行业。

疫情是首当其冲的大环境变化,使得便利店两大优势性特点在疫情期间起到了一定制约作用。

一是高频消费特点,这使得便利店经营者对现金流依赖性较高,但在疫情管控情况下,关闭的社区大门就有可能让附近便利店一个多月没有生意,陡然间压力加大。二是消费升级特点,例如对比夫妻老婆店、大卖场、社区店等业态来说,大部分便利店定价相对略高,这在疫情之前会吸引消费者为购物环境、门店服务、便利等方面带来的溢价买单,但疫情爆发后,不少人群缩紧支出,间接即影响了便利店客单价、销售额。

同时,疫情对便利店的加盟拓展也起到了负面影响。以标准化便利店为例,开一家店的投入成本约在40万元上下。疫情下的成本压力和盈利预期降低就会使加盟商投入更加谨慎。一位负责拓展招商的加盟负责人即向《第三只眼看零售》表示,“今年的招商非常难做。”

每个企业原本就各自有不同的难处,而疫情催化了问题,使得行业中“优胜劣汰”力度进一步提升。一些选址精准,对周边消费力具有一定把控力的便利店品牌即受影响相对较小。而点位质量较低,甚至依靠资本输血的便利店经营者即迎来艰难局面。于是,及时止损,另做打算开始成为部分退出者考虑的方向。

比如说,一位有出售意向的便利店操盘者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接班问题是一个难题,日子好过的时候总是想还能再撑一撑,但环境变化之下,与其后期因为经营压力而折价售卖,不如及时脱手。

而江西一家遇到“坎儿”的便利店品牌,则是因为相关政策对其投资方所在行业进行宏观调控,间接影响到了依靠投资方输血的便利店企业。而且,这种影响并不是短期作用,而是需要企业重新寻找投资方、调整战略方向,乃至于极端情况下接受被并购。

另外,行业巨头加速并购,也让一些区域便利店中小品牌看到了退出的好机会。“中小品牌便利店正在经历寒冬,接下来估计会有更多企业被出售,我们也在物色广东,福建,江西的便利店企业寻求并购。”天福便利店相关负责人透露称。

创业者、投资方准入门槛均提升

短期变现“通道”被关闭

便利店行业中的“优胜劣汰”案例增多,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资本影响力有所减弱。便利店经营者原本能依靠资本寻求突破、达成短期变现目标的“通道”,被堵住了一大半。

这一方面是部分资本方主动选择的结果。《第三只眼看零售》采访了五家关注消费零售领域的资本机构后发现,降低对便利店赛道关注度属于共同选择。

“便利店整体上不太是目前投资机构特别关注的领域。主要是成长速度和盈利能力都偏弱一些,竞争和运营压力较大。如果有投资人会继续关注便利店,大家会更加理性一些,估值应该向更合理的方向靠拢。”高榕资本一位投资人分析称。

原因是,关于便利店IPO,业内有一个共识,即门店达到2000家,年净利润突破1个亿,是衡量一家企业能否上市的分界点。规模低于该指标的便利店品牌通过常规渠道很难上市,但恰恰热情最高。而规模更大的便利店品牌反倒少有上市需求,主要是上市合规成本过高、同时不缺钱,私有化运营反而活得更好。

而且,便利店靠资本输血,即便成功IPO,上市后的业绩表现实际上也是一大考核,促使一些便利店经营者开始冷静思考上市之路是否适合自己。

“上市应该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关键在于企业有没有诉求,以及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不能把上市看成终极目标,不能只要面子不要里子。很多民营企业上市,从员工的角度可能会得到更多好处,投资方可以快速退出,战略性的大股东会得到价值提升,但作为创始人你又能真正在上市后长久走下去吗?”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副总裁张晟对《第三只眼看零售》表示。

这就使得多数资本不愿意轻易投资创业型便利店品牌。“便利店是一个长期生意,除了便利蜂之外,短期不是爆发性增长的行业。所以不适合VC,只适合PE。”启承资本一位投资人表示。

另一方面,资本参与度降低也是便利店行业筛选的结果。

这里的筛选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资金实力及投资目的。简单来说,便利店业态需要长期持有的特性,决定了能够参与便利店行业投资的资本方需具备较强实力,且有意愿跟随企业共同成长。

二是由投资标的决定,即有意愿长线持有便利店品牌的资本方,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种子选手”并适时进入。

三是受资本方资源整合能力影响。即在当前环境下,相比较推动便利店企业上市来说,帮助便利店品牌并购实际上更具可操作性。但其中难度依然不小,需要解决资本层面谈判、跨区域运营、企业整合、团队融合等多个问题。

“资本方太多,但每个领域只有少部分看得懂、且有资源的资本,会是参与者。理论上,未来持续参与便利店行业的资本会很少,但有几个就够了。那些没找到标的、没看懂便利店的投资人,都不是未来这个行业的资本玩家。”一位不愿具名的便利店创始人向《第三只眼看零售》评价称。

并购潮提前

两年内加速整合

抛开疫情催化便利店经营问题、资本方参与度降低等外力因素,便利店行业自身也到了跨区域整合并购的新阶段。这既是便利店长期主义者此前积累的成果体验,也显示出便利店未来增长的参考方向。

“原本我们以为,并购潮会在2024年左右来临,但现在看来,从现在开始的两年内,会有不少并购案例出现。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也会形成新的竞争格局。”江西一位便利店高管表示。

从现阶段发起并购整合的便利店企业可以看出,这些企业主要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类似于罗森、7-Eleven等日资便利店巨头,它们基本完成了中国本土化布局动作,在单店模型、供应链模型等方面具备一定能力,因此开始提速发展。例如7-Eleven中国董事长内田慎治接受《第三只眼看零售》专访时表示,7-Eleven已经具备等同于进入收割期的能力,新进驻省份最快一年即实现盈利。7-Eleven的目标是展开全国扩张,进驻二、三线城市。

另一种则是以美宜佳、天福等品牌为代表的老牌便利店企业。它们已经在总部周边省份试水过跨区域运营,且大多能够自我造血,因此从并购能力、资金实力等方面来看优势较强。而当前一些区域中小便利店品牌寻求退出,也为有意向并购者提供了机会。

“便利店总体市场增长较快,但是也同时开始相互竞争和经营上出现分化。这时候跑得不够快的,就会考虑卖掉,是合理明智的选择。”好邻居便利店总经理陶冶表示。

也就是说,便利店行业未来跨企业合作,乃至并购整合的案例会进一步增多。

短期来看,企业间从业务层面尝试合作,有利于推动行业资源整合,提升利用率。比如说在中央厨房、物流、仓储等方面,已经有便利店企业展开跨品牌合作。

长期来说,并购整合加速,也会使行业重新划分竞争格局。其中大小企业就像大鱼吃小鱼一样,成为兼并者与被兼并者的可能性不相上下。而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拥有话事权。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王洪涛对此评价称,“行业整合,集中度提高,也是行业发展阶段性特征。比如说天福其实一直在整合一些中小便利店企业,大家由浅入深的去合作。我觉得这种模式挺好的。包括供应链合作、数字化合作、管理、合作等等,通过这种合作逐步磨合,是一种好方式。”

注:文/张思遥,文章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公众号ID:retailobservation),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关键词: 重估便利店:唯有长期主义者才能生存 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