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界“一哥”最又想做一次跨界投资

9月13日,浙江龙盛(600325.Sh)公告称,拟出资不超过80亿元的现金参与国内领先自动控制系统服务商和利时私有化交易,同时还将考虑通过其他股权融资及债务融资(如有需要)的方式来完成本次交易。

据了解,和利时于2008年8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业务集中在工业自动化、交通自动化和医疗大健康三大领域。

作为全球染料龙头的浙江龙盛,年来在主营染料业务稳居行业第一的基础上,跨界投资到了房地产等领域,目前投资板块已成为浙江龙盛的重要盈利来源,累计实现投资收益45亿元。仅今年上半年的投资收益就高达6.12亿元,但同期的有自息债务总额亦升至205.42亿元。

“只要是投资就是有风险的,何况是跨界投资呢?”某一线券商不便具名的分析人士称,“通常情况下,运用自有资金对外投资不仅能获得收益,还能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相反用杠杆资金进行投资收购在增加财务成本的同时,不仅抬高债务水,还可能会放大风险。所以投资的核心就是要在债务风险与收益间实现衡。”

这意味着,受疫情冲击海外市场染料需求放缓的背景下,浙江龙盛仍在继续跨界投资,那么其在自身债务规模与投资收益间如何寻求衡?

80亿高价抢入和利时私有化

据公告,浙江龙盛公司将与Loyal Valley Capital共同组建SPV公司作为收购主体,以现金方式收购和利时,参与和利时的私有化交易,公司拟出资不超过80亿元人民。值得注意的是,该笔巨额现金投资仍在董事会的决策权限范围内,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数据显示,和利时2020财年实现营收5.03亿美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011万美元;2021财年前九个月(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实现营收4.35亿美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168万美元。

浙江龙盛称,参与和利时私有化旨在配合公司长远发展的长期战略安排,公司可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和利时在技术、业务等领域的合作,加速推动公司工业自动化水发展,并分享和利时业务成长带来的价值。

年来,浙江龙盛在安全管理上引入杜邦可持续解决方案(DSS项目),计划通过三年的两化融合及安全改进,打造一个安全数字化发展的透明工厂。此次收购或将有利于加速这一进程。

不过,浙江龙盛要想现实这一跨界的融合,还需要击败另外两位买家。

7月20日,和利时曾收到另外一家公司Superior Emerald (Cayman) Limited提交的无约束力的私有化收购要约(简称“Emerald要约”),要约的拟定交易价格为每股普通股23美元,和利时董事会正在评估上述要约。

公开信息显示,Superior Emerald (Cayman) Limited由Ascendent Capital Partners以及和利时自动化创始人王常力控制,而王常力已于2013年退休。

而在更早之前的2020年12月7日,和利时也曾宣布收到来自和利时联合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邵柏庆、Ace Lead Profits Limited和CPE Funds Management组成的买方团的初步收购提议(简称“CPE要约”),拟议收购价格为每股普通股现金15.47美元。2021年2月1日,该买方团将拟议收购价格提高11%至17.1美元。

和利时在8月3日表示,董事会将继续评估和考虑Emerald要约和CPE要约,并将与财务顾问和法律顾问就此类要约进行磋商。

在SPV公司设立前,浙江龙盛和Loyal Valley Capital在9月10日共同代表SPV公司向和利时董事会提交初步要约提案,拟定交易价格为每股普通股24美元,这也是3份要约中给出的最高报价,较和时利9月16日收盘价格20.82元,溢价15.27%。

即使是给出了三家中最高的报价,浙江龙盛仍坦言,其参与此次交易仍面临着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

一是仅就交易本身而言,存在和利时董事会就初步要约及相关交易的条款提出疑议、其他有意收购和利时的投资者提出更具吸引力的私有化报价或交易方案等风险,同时由于拟提交的初步要约提案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

二是考虑到其他投资主体,各自在SPV公司中的股权比例、最终合作模式、收购价格、投资规模,仍有待各方进一步友好协商,并需于向和利时发出约束报价之前确定,可能存在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的风险。

三是存在不可抗因素,比如和利时的价值与公开信息判断的价值或许存在较大差异,存在可能终止参与和利时私有化交易的风险;交易尚需取得境内外监管机构必要的审查、审批,存在审查、审批不通过的风险。

四是即便交易能够最终达成,由于涉及的金额较大,届时对浙江龙盛的现金流和负债率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浙江龙盛账面资金145.22亿元,较去年底增加78.84亿元,资金大幅回笼,或早就在考虑进行此次并购。

同时,浙江龙盛也表示,还将考虑通过其他股权融资及债务融资(如有需要)的方式来完成本次交易。半年报显示,公司有息债务总额205.42亿元。

累计投资收益超40亿元

浙江龙盛成立于1970年,是全球最大的纺织用化学品生产服务商,染料产能列居全球首位。在全球的主要染料市场,约占21%份额。

由于主要经营染料、房地产两大周期较强的企业,公司业绩波动明显。年来公司染料业务向中间体延伸,同时跨界并购试图实现业务多元化。

目前浙江龙盛已由单一染料产品向其他特殊化学品延伸,向相关中间体如间苯二酚、对苯二胺的生产拓展,整合和延伸染料供应链上游。

浙江龙盛资产扩张迅猛,2000年时总资产仅为5.63亿元,今年上半年末达685.03亿元,20年增加120倍。其中,跨界投资贡献了汗马功劳。

据公开资料,浙江龙盛先后直接投资卧龙地产、中手游、浙商证券等上市公司,同时通过股权投资基金乐进投资、LVC Advantage Fund、君联新海投资、锦溪投资投资台来进行资本运作。

仅上半年浙江龙盛对外投资高达22.39亿元,同比增575.15%,主要通过新设、参股、新入股等投资了7家股权投资类公司,包括锦溪投资、汉智投资、宏基创投等。

数据显示,2019-2021年上半年末,浙江龙盛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分别为34.70亿元、50.53亿元、77.76亿元。

投资收益则成为浙江龙盛的重要盈利来源,7年半时间就达44.74亿元。仅今年上半年投资收益高达6.12亿元,占同期的净利润两成以上。

中报显示,浙江龙盛上半年实现营收84.13亿元,同比增长10.77%;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25.24亿元、13.84亿元,同比增长11.46%。

针对业绩提升,浙江龙盛解释称,报告期内,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纺织品服装国内外消费需求逐步恢复。不过,公司中间体业务随着同行的复产,产品价格出现下滑,盈利能力有所回落。

其中,上半年浙江龙盛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81.27%,达34.71亿元。公司称此主要系本期房产子公司预收认购金所致。

债务规模有所增加

就在业绩与经营现金流净额双增长的同时,浙江龙盛的负债水和财务成本也同样双增长。

中报显示,浙江龙盛上半年的资产负债率为53.05%,同比增加9.21个百分点;对应的财务费用同比激增349.34%,达到1.36亿元。这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三年来浙江龙盛存贷双高的程度。

数据显示,2019年,浙江龙盛货资金为40.47亿元,短期借债33.84亿元,长期借债100.36亿元,应付债券30.2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43亿元,有息负债合计167.85亿元。

2020年,公司货资金66.38亿元,短期借债70.52亿元,长期借债69.24亿元,应付债券结清,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3.35亿元,有息负债合计173.11亿元。

进入2021年,情况仍不容乐观。上半年,公司货资金为145.22亿元,短期借债95.89亿元,长期借债67.7亿元,应付债券40.4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41亿元,有息负债合计205.42亿元。

对比上述数据与走势图可直观地发现,浙江龙盛今年以来存贷双高的情况有所加速。

“一般来说,多元化经营的大集团在合并报告中,因为不同的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资金周转周期不同,一些子公司现金流比较充裕,另一些子公司需要通过借款来维持现金流,容易在合并报告中出现存贷双高的情况。”上述分析师解释称,当财务报表出现存贷双高,除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之外,他提醒道,“还要考虑存贷双高背后的商业合理问题。”

具体到浙江龙盛来说,房地产投资则是首当其冲。中报显示,公司持有的房产项目包括上虞高铁新城J3地块项目、上海市静安区黄山路地块271、275街坊就安置动迁配套商品房项目二期、上海市静安区大统基地旧区改造项目、上海市华兴新城项目等。

在部分头部房企陷入债务泥潭的当下,浙江龙盛的房地产投资则开始占据其资产的“半边天”。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房地产资产总额(不考虑分部间抵消)分别为242.96亿元、258.05亿元、336.61亿元,占浙江龙盛的总资产比例分别为47.1%、45.82%、49.14%;同期,房地产业务的负债总额分别为187.46亿元、208.23亿元、287.86亿元,对应总负债额的比例则分别为75.7%、79.27%、79.2%。可见,浙江龙盛八成的债务是由房地产投资所带来的。

然而这似乎阻挡不住浙江龙盛对房地产逆势投资的偏爱。6月30日,公司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晟诺置业有限公司与上海市静安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签署合同,拟以79.84亿元受让静安区天目社区协议出让地块。

加上本文前述的拟出资不​超80亿元现金参与和利时的私有化,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浙江龙盛就抛出了160亿元的对外投资计划,超出手中的货资金十多亿元。中报显示,公司包含受限资金在内的货资金仅为145.22亿元,有息负债总额则高达205.42亿元。

显然,浙江龙盛目前首要考虑的是,自有资金不足以做上述的跨界投资时,如果用杠杆资金,无疑会再度推高负债额,更不用说,跨界全新领域,业务整合还需要考虑时间成本等问题。对此,《投资者网》将持续关注。(思维财经出品)

(《投资者网》孙先锋)

关键词: 高价抢入 私有化 浙江龙盛 和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