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给老年人打车带来了困扰。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和交通运输部先后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2021年老年人打车出行方案》,以解决老年人打车难的问题。《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近来,不仅各种适老化约车产品和约车服务纷纷推出,在一些城市的小区门口,还设立了自助打车牌,可一键叫车,就连几乎被人们遗忘的电话叫车服务也重新启用了。
电话叫车回来了
“电召车”即电话约车,这曾经是人们约车的主要方式,但随着网约车的兴起,“电召车”一度销声匿迹了。为了方便不会使用网约车的老年人打车,近段时间,这一久违的约车方式升级换代后重出江湖。《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看到,在北京一些小区已经张贴出了“电召车”的电话号码。与此同时,北京最大的出租车调度中心奇华调度中心与高德打车合作推出了“新电召”服务,并且在北京城六区之外的10个区实现了全覆盖。
那么,“电召车”好用吗?记者拨通了电召车号码96106,很快就有服务人员接听,并介绍说:“现在约车收费5元,如果约明天的车收费6元。目前只接受提前一天的约车服务。”
了解到收费情况后,记者约车从石景山金顶街到海淀区娘娘府。约车后,记者在路边站了35分钟,连续打了3次96106,终于有出租车接单。上了出租车,记者抱怨说等了30多分钟,要是老年人在马路边站这么长时间恐怕已经站不住了。司机师傅有些不以为然,说:“这很正常,你这个活儿距离太近,去的地方又偏,没人愿意拉。”
记者跟这位师傅聊了起来。师傅说他开出租车已经20多年了,并告诉记者:“‘电召单’发来时会先显示在车辆自带的车载屏幕上,司机可以选择接或不接。一些路程短的小单,没人接是常事。不过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电召’,实行的是派单,不接都不行。我朋友在平谷开电动出租车,他说每天都能接到六七单‘新电召’的单子,叫车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这单量可不少,我们多少年都没怎么接到过‘电召’的活儿了。”
记者了解到,加入“新电召”的出租车司机都要先下载注册一个“好的出租联盟”APP,用以接收乘客的电召请求。在这个APP上,“电召单”实行抢派结合模式,即乘客电话叫车后,调度中心服务人员记录乘客的起终点,再由系统将信息告知出租车司机,如果无人接单,系统会直接派到距离较近司机的APP上,司机按照导航指示去接乘客即可,不能随意取消。
目前北京“新电召”服务暂时只覆盖了平谷、密云、房山等远郊区县,在市区还是抢单模式。
网上约车变简单
为了改善老年人使用约车软件困难的问题,不少网约车平台推出了助老模式。《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测试了多款网约车软件的助老模式后发现,界面简洁、大号字体、系统自动识别上车地点、一键叫车是这种模式的标配功能,有的平台甚至添加了无须输入目的地就可以叫车的功能。然而记者也发现,尽管功能不断优化,但多数老年人仍然不会使用约车软件。
记者了解到,滴滴、首汽约车、高德等约车软件都已经在手机客户端或微信小程序上设置了助老模式。高德地图工作人员张博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考虑到老年人不太会用出行类的叫车APP,但大都会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所以不少约车软件选择在支付宝和微信小程序上开通助老模式。
记者打开微信小程序当中的“高德打车”,页面显示有“打车”“助老模式”两个选项。选择“助老模式”后,系统跳转到一键叫车页面,该页面上车地点采取自动定位,到达地点显示“可不输入地点”,屏幕中间有一个“呼叫出租车”的圆形大按键,按下即可叫车。记者呼叫出租车后,页面显示“最快3分钟接驾”。
当接单的司机看到记者时还有些困惑:“您去哪儿啊?这个订单很奇怪,我这里怎么没显示终点?”记者解释说是平台推出的一键叫车服务,司机恍然大悟:“我这还是第一次拉一键叫车的活儿呢。这服务挺好的,老年人打车很难,我拉过的绝大部分老人都是让孩子帮忙叫车、结账。就这样,还经常会有老人记不住车牌号,找不到应该乘坐的车。”
下车后,记者又打开“出租车助老出行”小程序,点击进去就是带有定位功能的一键叫车页面,且无须输入终点。记者点击“叫车”键,半分钟之后就有司机接单。除了车牌号,系统还显示了司机当前距离有多远、大概几分钟能到。
记者还发现多数助老版约车小程序都不限制使用年龄,只有滴滴出行的“滴滴老年版”小程序明确标注只提供给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未达到年龄者不能使用。
助老版网约车应用软件的推出给老年人带来了方便。首汽约车运营总监王金虹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今年以来,首汽约车平台的无障碍车和助老模式已经累计服务近万人次,该公司还在推进和社区养老、助老机构的合作。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老年人不知道约车软件上线了助老模式。还有老年人表示只会打电话,其他功能不会用,学了也一会儿就忘,约车软件即便推出了助老模式也不会使用。
暖心车站真暖心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丰台区都看到了专为老年人打车而设置的暖心车站。据了解,暖心车站是由高德打车和北京市社区服务相关单位合作设立的,目前选取了北京的20个小区作为试点。这20个小区大多人口密集,有的还是北京市老龄化人口服务重点社区。
记者在丰台康泽园小区北2门旁看到了新设立的暖心车站的站牌。暖心车站站牌的显示屏上有一个二维码,提示老年人可以通过支付宝或微信一键扫码呼叫出租车。此外,考虑到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暖心车站还写上了“电召”电话,供老年人电话叫车使用。
记者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手机跳转到了一个叫车页面。叫车起点就是车站所在的位置“康泽园小区北2门”,终点不用输入。起终点信息栏之下有一个大大的“呼叫出租车”按钮。点击后1分多钟,系统显示有一位司机师傅已经接单正在赶来,车牌号也显示在了手机屏幕上。司机到达之后,乘客可以像路边招手叫车那样告诉司机想去的地点,下车时用现金结账或扫码支付均可。记者还发现一键叫车支持行程分享,亲友能实时获知乘车人位置,让行程更安心。
家住康泽园小区的孙大爷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这样的措施挺好。招手打车不容易叫到车,平时出门都要让孩子们帮着叫车,要是赶上孩子出差,还要在其他城市遥控我到哪里、找什么车牌号的车乘坐。现在方便了,我自己就能打车了。”
张博介绍说,据他们了解,体验过暖心车站的老年人都觉得使用过程中没有障碍。但是因为部分社区没有大范围宣传,很多老年人还不知道有这样的功能。
不过孙大爷有些担心地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家门口是有打车的站牌,可是打车去的地方没有站牌怎么办,这不成了有去无回?”
●专家建议全面改善需要全方位改变
一番体验后,记者发现,新的服务举措的确让老年人打车方便了许多,但是仅靠一两项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老年人打车难这一问题。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研究员王莉莉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建议,解决老年群体打车难的问题,可以由居家养老服务驿站、社区居委会等组织定期开展一些培训活动,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学习使用打车软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单菁菁也对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解决老年人打车难的问题,除了通过家庭、社区等单位的培训,还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出行和支付方式。比如在老年人相对密集的小区,可以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广一键叫车电子屏,也可以打通老年卡和地铁、公交、出租车的支付渠道,并在小区门口甚至单元楼门口安装刷卡叫车设备,让老年人刷老年卡即可完成约车、支付。
据首汽约车运营总监王金虹介绍,首汽约车正在探索与手机NFC、养老助残卡等支付手段的打通。未来,还有望跟一些智能穿戴设备厂商合作,乘客使用嵌入了手机卡的智能穿戴设备就能实现一键叫车服务。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和更高质量的生活状态,但在无形中却给老年群体带来了不便。破解这道“数字鸿沟”,还要靠整个社会的群策群力。 (李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