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市统计局发布2021年上半年中山经济运行简况: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51.20亿元,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4.3%。7月30日,中山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全市上下要“攻坚再攻坚,全力巩固发展势头”。
从去年同期处于全省最末梯队,到今年一季度以全省增速第一实现大逆转,再到上半年增速回归全省前列,总体上看,中山经济继续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从谷底到爬坡,中山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启动了一次深入的结构调整、动力调整,呈现出崭新的发展力量。
从这场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中山并未将重点放在总结成绩上,而是放在下半年、明年乃至更长远的谋篇布局之中,“切实增强忧患意识”的紧迫感一再被强调。正如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所指出的,攻坚之战,没有局外人、旁观者,全市上下要凝聚心力狠抓工作落实。
行到半山路更陡。攻坚2021,中山开了个好头,更要沉得住心气、稳得住阵脚。因为,中山的目标不仅是跑得快,更是跑得远。
1.制造业的胜利
突围的关键,在于回归本源。
2021年1月29日,中山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坚定不移扛起制造业强市大旗,奋力打造全国制造业一线城市。
为什么要提这个目标?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山制造”屏霸央视黄金时段的年代,也是中山跻身“广东四小虎”时期。中山的根,始终在制造业。
2019年,中山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6%;2020年3月,中山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制造业强市”冲锋号;同年5月,出台文件提出制造业发展具体目标;2021年1月,明确提出建设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的奋斗目标。
从战略层面回归“制造业强市”方针,中山的制造业振兴之路越发清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骨的产业新脊梁正逐渐成形。
2020年11月,中山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0.5%,这是该市自2019年4月以来,该项指标增速首次转负为正;2020年12月,中山全市33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中,19个实现单月增加值正增长,是工业“回血”的开始;到今年上半年,中山全市33个规上工业行业有32个增加值实现了正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8.08亿元,同比增长24.0%,两年平均增长5.8%——这一数据,比今年一季度提高了2.8个百分点。
在“强工业”战略下,中山制造业正在回归。中山经济指标止跌回稳数据之下,某种程度而言也是制造业的胜利。
增长的力量从何而来?从2017年到2020年,中山全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44.6%提升至49.3%。到今年上半年,中山工作母机同比增长33.8%,两年平均增长27.1%;先进制造业同比增长24.1%,两年平均增长8.5%;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3.3%,两年平均增长6.2%。
数据表明,进入2021年,中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心更加明确——中山经济在提速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换挡。
2.投资“更基础,更工业”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生产力。
从近三年中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统计数据来看,有几组指标的变化值得关注:
一个是房地产开发投资。2018年的数据是11.7%;2019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4.5%,到2020年为-13.8%。
一个是基础设施投资。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冲击中山经济尚在低迷之时,基础设施投资数据就一路向前狂奔,半年就达到了117.5%的翻倍增长。这条从一开始就强力上扬的曲线,描绘出中山近10年来启动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投资最多的一次交通建设热潮的图景。
今年上半年,中山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6%,两年平均增长53.0%,基建仍在持续发力,中山的投资结构更“基础”了。
一个是工业投资。过去一段时间,中山的投资结构中工业投资比重较低的问题一直存在,连续多年来增速低于全省同期的工业投资增速。近年来,中山着力改善投资结构,2020年工业投资比重从15.9%提升至19.6%。
2020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山止住下滑趋势的第一个转折点,正是去年5月固定资产投资的转负为正。从全年来看,2020年中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第一,以“狂飙突进”态势提升,强势“输血”为全市经济“脱虚向实”提供了巨大扭力。
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之时,我们有一个判断:随着基数的增加,中山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但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中山在基数较大的压力下仍保持了固投的强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1%,两年平均增长18.2%。相比于一季度,中山二季度的固投增长,直接将两年平均增速从11.1%拉升到18.2%。
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指标来看,中山的投资“更工业”了:上半年工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已经提高到了21.1%,多年来首次超过20%。
同比增长53.5%,两年平均增长46.8%,比一季度提高12.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正为中山未来“打地基”。今年以来,中山重点工业项目在库项目数量、新动工项目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3%、46%。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数增加超七成。
持续不减投资的力度,最能体现中山的决心。更重要的是,投资的方向,也决定了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3.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
数据之外,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正在发轫。
6月30日,在2021年上半年最后一天,中山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企业家座谈会。会上,中山企业家们表达了扎根中山、壮大发展的信心。赖泽华表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为企业家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希望企业界坚定信心,深耕实业,自立自强,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书写新一代中山企业家的辉煌历史。
政企同心,城市精气神在全面提升。
7月初,中山公布2021年市重点项目计划中期调整情况。经过调整优化,全市2021年度重点项目数量、投资额均实现增加。“攻坚2021”,中山下半年继续加码,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在新基建、交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传统产业升级、民生工程等领域落地,持续推动中山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自我加码,内生动力在全面强化。
7月中旬,中山发布《中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根据规划草案,中山未来将发展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在城市性质上,规划草案明确中山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大湾区西岸枢纽城市与创新高地、国家创新型制造业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精品宜居典范城市。
空间重塑,城市格局在进一步优化。
7月19日,中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公布并正式实施。从6街18镇变为8街15镇,中山以行政区划的“减法”,来推动镇街统筹的“加法”。在“五年定百年”的关键时间点上,“两统筹”“一合并”,承载着中山未来十年高质量崛起的雄心,体现了中山重塑城市发展逻辑、发展空间的决心。
一个不一样的中山,准备大展拳脚。
4.“打破条条框框”
比数据更重要的,是长远的谋篇布局。
从这场经济工作会议所释放的信号来看,中山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的稳增长,不仅给全市上下提了士气,也提出了更大的考验:接下来的攻坚战,要怎么打?
如果说中山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发出了“重振虎威”的号召,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了“重大产业平台”建设施工图,那么这次经济工作会议,则进一步提供了“打赢经济翻身仗”的方法论——就“重大产业平台建设怎么推”“重大产业项目怎么招”“重点优质项目怎么落”“企业做大做强怎么扶”四个问题,赖泽华在会上进行了深入阐述。
重大产业平台建设怎么推?
“必须打破条条框框,从怎么把事办成的角度出发,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破解难题、实现目标。”会议指出,重大产业平台建设,最困难的就是连片产业用地整备。接下来,中山把重点放在连片产业用地整备上,做准做实平台规划“一张图”,同时对今年3万亩土地整备分块分类具体化。在推动城市更新方面,更是提出要大胆借鉴“顺德村改”经验,结合实际打造村改政策的“中山样本”,全面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市级层面统筹片区规划,加快片区规划出台,让城市更新政策真正能操作、快落地。
重大产业项目怎么招?
“必须集中精力招大商、招大项目,力争百亿级项目实现突破。”会议指出,重大产业平台建设的目的在于做强产业。接下来,中山将进一步统筹招商资源力量、完善项目流转机制、开展大项目招商行动等,通过做实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抓紧梳理一批50亿元、百亿元目标项目清单,开展靶向招商。
重点优质项目怎么落?
“项目不动工,一切都是空。”会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办,全力推动项目早落地、快落地。为此,中山将着力破解“项目等指标”“项目等土地”“项目等审批”等问题,这对中山整体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许将带动全市营商环境全面提速。“全面深化项目落地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一切从有利于项目落地建设出发”。值得注意的是,会议不仅提到要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还明确要对不担当、不作为行为进行严肃问责。通过探索建立项目落地专人服务制度,中山将探索项目落地每一个环节都是“全程高速”机制。
企业做大做强怎么扶?会议提出,要全力稳住企业,大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优化完善培育、扶持“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
回答好这四个问题,对中山如何在下阶段实施“攻坚再攻坚”提供了方向。
5.迎接更大的挑战
事非经过不知难。
在疫情挑战和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中山经济能够取得突围尤为艰难,也更见决心魄力。从表面上看,这种力量来自逐渐复苏的经济生产;从深层次看,这种力量更源于一座城市“壮士断腕”般的自我改革,源于发展逻辑的重塑、干事创业氛围的改变。
从上半年经济表现来看,中山用实打实的数据,完成了对困难的解答和突破:固投同比增长19.1%,工业投资占比提高至21.1%,中山重点工业项目10亿元以上数量增加超七成……此外,上半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3.8%,生产型企业出口订单呈增长趋势,这都是中山市场活力的侧面反映。
一个勠力改革、斗志昂扬的中山正在回归。
但挑战也更为严峻。今年7月,中山报告今年首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曾在南京禄口机场逗留),给全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生产带来新的挑战。
沉着应战,中山一天时间内完成全员超553万人的核酸检测,结果全部阴性。回顾本轮疫情防控,从报告1例无症状感染者到实行分级分类管控,前后仅隔两个小时,这一行动从市级层面传达到镇街、再渗透到社区、企业,再到个人,动员力迅速被调动起来。
行动快,在于“见事早”。从深层次原因来说,中山迅速应对本轮疫情,是日常“慢”功夫的体现:把常态化疫情防控抓紧抓实抓细,防疫共识深入人心,在关键时刻才能团结一致,快速反应。中山市市长肖展欣强调,既要看到全市经济稳中向好、稳重加固的一面,对存在的问题也不能低估,更不能盲目乐观。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坚定不移推进中山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个更具耐力、更有章法的中山正在长成。
“到2022年,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升到全省中上水平”,这是中山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目标。自中山吹响重振虎威号角以来,于千头万绪中理清了“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这三件大事,我们看到了这两年中山自我革命的决心、勇气,也看到了中山重找赛道的血性、韧性。
回过头看,如果说第一季度的“狂飙突进”,是中山经历低迷期后的“触底反弹”,那么上半年的“稳中向好”,则进一步体现出这座城市定下的调子找对了方向,打好的基础立住了脚跟。
“愿2021年春天里的这把火,继续照亮中山攻坚突围的决心。”中山一季度取得“开门红”之时,我们曾期待这座城市有更长远、更坚韧的表现。如今看来,由全市上下合力挣得的发展信心,正带领中山迈向攻坚克难的深水区。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我们知道,从发展规律来看,大幅度的增长并非常态,成功和胜利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重振虎威征途中,中山要防止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要永葆慎终如始、朝乾夕惕的状态,更要保持攻坚克难、奋斗到底的姿态。
唯有这样,“短跑选手”才能成为“长跑健将”,才能保持冲锋陷阵的勇气和决胜未来的底气。
1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2021年上半年,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651.20亿元
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4.3%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27.37亿元
同比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3.7%
2工业发力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8.08亿元
●同比增长24.0%,两年平均增长5.8%
●全市33个行业中32个增加值实现正增长
3制造复苏
●规模以上制造业同比增长24.5%,两年平均增长5.6%
●工作母机同比增长33.8%,两年平均增长27.1%
●先进制造业同比增长24.1%,两年平均增长8.5%
●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3.3%,两年平均增长6.2%
●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22.1%,两年平均增长2.5%
●优势传统产业同比增长23.6%,两年平均增长4.4%
4三产稳增
●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4.6%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6%,两年平均增长3.7%
●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22.3%,两年平均增长1.3%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3.5%
5市场恢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7.83亿元,同比增长19.2%,两年平均下降2.3%
●限上汽车类零售持续回升,同比增长39.7%,两年平均增长5.0%
●通信器材类、金银珠宝类、家具类增势较好,分别增长88.8%、72.7%、64.1%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为11.9亿元同比增长91.5%,两年平均增长39.1%
6固投提速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1%
两年平均增长18.3%
●工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为21.1%
同比增长53.5%,两年平均增长46.8%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6%
两年平均增长53.0%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6.6%
两年平均增长53.7%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4.0%
两年平均下降5.1%
●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3.5%
两年平均增长46.6%
●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4%
两年平均增长13.1%
7花木给力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5.90亿元,同比增长45.3%
●渔业产值45.8亿元,同比增长34.5%
●花木种植总产值同比增长214%
8外贸上扬
●货物进出口总额1204.8亿元,同比增长23.8%
●出口982.5亿元,同比增长25.6%
●进口222.3亿元,同比增长16.4%
●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8%比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
9居民增收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14元,同比增长14.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34元,同比增长14.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80元,同比增长15.6%
南方日报记者 廖瀚 罗丽娟 实习生 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