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摩根士丹利叩开了合资券商的大门,也带动了外资券商入华潮;2001年,中国加入WTO,券商对外进一步开放,外资投行纷纷设立合资企业分享金融“盛宴”;2018年,再次放开持股比例限制,允许外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1%,这也是外资券商进入中国20多年的“第三波”浪潮。伴随第三波浪潮,摩根士丹利在2021年成为首家控股90%以上的外资券商,这意味着外资券商的业务也得以拓展,从原来单一的投行到如今经纪、代销、自营等。而面对外资的“来势汹汹”,国内券业似乎正在以打造“航母级券商”来应对挑战。
26年过去,摩根士丹利终于在国内有了第一家逼近全资控股的券商。7月13日晚间,华鑫证券母公司华鑫股份发布公告称,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下称摩根华鑫证券)完成了股权转让事项所涉及的工商变更登记。根据最新公告,摩根士丹利对摩根华鑫证券的持股比例已经升至90%,距离全资控股仅剩一步之遥。
而在再融资方面,摩根华鑫也拿下了宁德时代、药明康德、南方航空等多家大厂再融资大单,均担纲联席主承销商,合计规模高达550亿元。此外,公司还作为联席保荐机构,协助蓝帆医疗完成了31.44亿元可转债发行。
借助投行业务的“爆发”,摩根华鑫证券业绩一举实现了扭亏为盈。而在此前三年,2017年2019年,摩根华鑫证券持续遭遇亏损,净利润分别为-6948.65万元、-9979.2万元、-10872.8万元。
此外,在扩大业务方面,摩根证券也在积极布局。据悉,摩根华鑫证券已经在今年3月递交了变更业务范围的申请材料,但暂未获得受理。
外资券商时代来临,本土券商打造“航母级券商”抗衡
除了摩根士丹利,不久之前,瑞信方正证券也完成了更名。合资券商频现更名的背后,是外资加速进军中国券商行业的生动体现。尤其在券商外资股比限制放开后,外资控股券商实际已如潮涌。
据老虎财经梳理,截至目前,包括摩根士丹利证券在内,外资控股券商合计已经达到9家,分别为汇丰前海证券、瑞信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瑞银证券、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大和证券和星展证券。
其中,除了汇丰前海证券、摩根大通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大和证券、星展证券是外资新设立的控股券商,其他均是由中资控股的合资券商转变而来。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首家外资独资券商或也即将诞生。2020年3月,高盛集团实现对高盛高华控股,持股比例增至51%。同年12月,高盛集团启动收购高盛高华100%股权的程序,目前正在等待监管层面的批复。
可以说,外资券商时代已经呼之欲出。面对门外之狼的“侵入”,监管早已提出打造“航母级券商”的期望,而强强联手来“抗敌”,也成为市场的共识。
就在7月5日,方正证券(601901)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国平安间接控制的新方正集团。变更完成后,中国平安将掌控两家证券公司,而两家的合并则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早在去年,市场先后多次出现券商合并的传闻,包括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第一创业与首创证券、国金证券与国联证券等。
前两起是被官方辟谣,后一起则是交易双方未能就合并方案中的部分核心条款达成一致,终止吸收合并事宜。上述传闻虽然均以失败告终,但未来国内市场,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母级券商的背景下,券商并购重组仍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