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北京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赛康’,002755.SZ)的股价何时才能重回高点?”这是奥赛康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奥赛康此前公布的今年一季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为9.31亿元,同比增长31.3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73亿元,同比增长69.97%。

三年前,奥赛康借壳上市,曾被股民称为“小恒瑞”。借壳的第三年,公司擦边完成当初的业绩承诺,营收净利双增、完成业绩承诺,但如此情况下,其股价却一直在低位徘徊,令投资人十分头疼。就公司发展等相关问题,《投资者网》联系奥赛康的证券部相关人士,得到较为详细的解答。

擦边完成业绩承诺背后

奥赛康的前身是东方新星,于2015年5月15日在中小板挂牌上市。“带病”上市的东方新星经营业绩不佳,上市后的业绩情况更是节节败退。2017年,在奥赛康的董事长陈庆财的推动下,彼时的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赛康药业”)成功借壳上市,交易作价为76.5亿元,此后更名为“奥赛康”。

借壳上市时,陈庆财承诺2018年至2020年,奥赛康药业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31亿元、6.88亿元、7.42亿元。

而奥赛康实际完成的业绩情况如何?公司公布2018年至2020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4亿元、7.73亿元和6.72亿元。整体来看,奥赛康擦边完成这三年的业绩承诺。

尽管是擦边完成了业绩承诺,但在疫情压力下,奥赛康最新年报的业绩并不理想。具体来看,2020年年度的营业收入为37.83亿元,同比下降16.2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72亿元,同比下降11.69%。

对此,奥赛康证券部相关人士解释称:“2020 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产品销售下降幅度较大,除疫情影响外,升级生产模式,增加创新药、高端仿制药研发投入力度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司的当期净利润。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半年公司业务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公司 2020 年下半年营收和净利润环比上半年分别增长 51.8%和 116.42%。”

值得注意的是,在A股372家生物医药的上市药企中,有42家药企的销售费用占营收比超过50%,有70家的销售费用超过10亿,而奥赛康就是其中之一。根据最新的年报数据,奥赛康销售费用为22.81亿元,占营收比超过60%。其中,市场推广费为22.63亿元,占比99.21%。

奥赛康如此高的市场推广费并未带来业绩增长,反而还会吞噬业绩,日后公司在营销层面是否会有调整?将会有怎样的调整?

“公司主要产品均为首家或首批上市的产品,需要投入更多的市场推广资源,公司销售费率与同类纯注射剂产品上市公司相比,处于相当水。公司一直在加强成本管理,提高费用产出比,降低销售费用。随着国家药品集采常态化进行,公司整体销售费用会逐步下降。”奥赛康相关人员如是说。

引起市场关注的是,今年4月21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吴雄伟、朱建忠虚开发票二审刑事判决书》显示,在吴雄伟、朱建忠、李正玲等人虚开发票窝案中,江苏奥赛康医药有限公司牵涉接受虚开发票6份,金额35.62万元。

此前的2019年4月8日至2019年7月8日期间,福建源鼎正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在无实际生产经营、与受票单位间不存在真实业务交易的情况下,虚构业务为江苏奥赛康药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16份,金额139.99万元,税额4.2万元,价税合计144.19万元。

“虚开发票主要是公司产品经销商的个人行为,与公司主体无关。公司与经销商以及其他合作推广方签订的相关业务合作协议中,明确载明了反不正当竞争条款,要求其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规定,一旦出现不当行为,公司有权取消合作。” 上述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建立了《用款及费用报销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对资金支付内容、审批权限、支付方式以及相应核算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11倍高溢价收购惹关注

除了擦边完成业绩承诺以外,奥赛康11倍高溢价收购的相关事情,也引起市场关注。

据奥赛康披露的收购资产预案,公司拟通过支付现金及发行股份方式(各占一半)收购江苏唯德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唯德康医疗”)60%股权。标的公司是一家从事消化内镜领域医疗器械业务的企业。

这起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资产收购,之所以引起市场关注,主要在于这起收购存在高溢价。截至去年年底,唯德康医疗的净资产(未经审计)1.11亿元,预估值为13.9亿元,增值率超11倍。

众所周知,高溢价也意味着高商誉。奥赛康自身也坦言,这次交易将存在商誉减值风险。

令人生疑的还有,在此次收购前,唯德康医疗有着密集的资本运作。根据预案,唯德康医疗成立于2012年10月15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自然人宋银萍、缪东林分别出资700万元、300万元。

到了今年3月,唯德康医疗的注册资本又由3000万元猛增至8188万元。与此同时,标的公司支出3672万元现金收购其关联公司常州市久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下称“久虹医疗”)。通过增资、重组,标的公司净资产规模在收购前迅速扩大。

鉴于此,奥赛康毅然坚持收购,这是为何?针对这一收购带来的商誉风险,公司又将有怎样的防范措施?

奥赛康相关人士称:“公司长期看好标的公司的业务发展以及与公司自身主业的协同,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本次收购会对双方的业绩均有较好的促进。此外从每股收益的角度看,预计本次收购将进一步增厚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有利于公司各股东的长久利益。”

“针对本次交易的预估作价,上市公司聘请相关专业机构对唯德康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后续的交易作价也将以评估值为基础确定。基于对唯德康基本面的判断和未来业绩的长期看好,公司认为本次交易的商誉减值风险可控。”上述人士表示。

后集采时代“压力”有多大?

奥赛康是国内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简称PPI)注射剂龙头。目前国内有6大质子泵抑制剂中,其拥有5个,整体市占率位居国产品牌中第一。

今年2月3日,2021年第四批集采在上海开标,注射用泮托拉唑被纳入,奥赛康就在中标名单中。据中选结果显示,奥赛康旗下产品以 27.7 元价格中选。若按该产品的最小单位计算,其降幅已达 90%。

此外,除了国家层面的集采以外,还有地方的集采在推进中。那么,奥赛康的产品纳入集采后,将会对公司的业绩造成怎样的影响?

奥赛康相关人士对《投资者网》表示:“公司注射用泮托拉唑市占率很低,占公司总体营收的比例非常小,本产品纳入集采中标后销量将上涨,总体而言,对公司业绩影响很小。”

“公司对国家和地方集采做了充分准备,根据带量采购的节奏、范围、配套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程,以及原有市采购规则、产能成本、新品迭代等各项因素进行周密考虑,审慎应对,在保市场和保利润方面结合以上因素进行最优的取舍。公司将利用产品群优势、原料制剂一体化优势和申报一致评价的先发优势积极应对集采。”该人士说。

话虽如此,但从二级市场来看,奥赛康股价的表现持续不佳。2020年8月6日,该股触及22.28元/股。此后,公司股价一路下跌。在2020年8月6日至今年6月1日期间,其股价跌幅超35%。

至于后集采时代对于奥赛康而言,到底会如何?《投资者网》将会持续关注。(思维财经出品)

投资者网》向劲静

关键词: 业绩 奥赛康 高溢价 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