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猪周期”让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邦股份”,002124.SZ)暂时翻身了。
10月8日晚间,天邦股份发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前三季度预计净利润为28-29亿元,去年同期为1194万元,同比上升23349.21%-24186.68%;其中第三季度预计净利润为12.65亿元-13.65亿元,同比上升233.56%-259.93%。
尽管240倍的预增利润增速让人艳羡,但其利润规模相比同行仍较低。相较于同行利用自身利润进行扩产的不同,营收、利润规模相对较小的天邦股份频繁定增募资扩张,导致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猪肉价格进入向下区间,“猪周期”拐点不远的情况下,“新手”天邦股份如何平稳度过,面临的考验不小。
利润“预增王 ”
随着国内疫情缓和,上市公司业绩逐步好转,不少公司前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晚8时,共有805家公司披露业绩预告,5成以上业绩预喜。
其中,牧原股份、天邦股份作为农牧饲渔板块的代表,表现非常亮眼。牧原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7亿元-212亿元,同比增长1392.52%-1428.57%亿元;而同样以养猪作为主营的天邦股份,凭借净利最高预增超240倍的耀眼成绩摘得“预增王”的称号。
对此,天邦股份指出,大幅增长主要来自生猪养殖业务。“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商品猪出栏价格较去年同期上升266.02%,销售收入同比上升97.9%。其中,2020年商品猪销售构成中仔猪和种猪的占比较高,相应的毛利率也较高。”天邦股份进一步解释道。
资料显示,天邦股份于2007年4月登陆深交所中小板,是中国较大的生猪育种、生猪养殖、疫苗和饲料生产企业。在生猪养殖环节,2019年其商品猪销售量为243.94万头,位列上市猪企第五位。
受益于2018年非洲猪瘟,猪肉供应偏紧、价格持续上涨影响,上市猪企近两年来个个赚得盆满钵满,业绩报表颇为靓丽。
来源:公开资料
数据显示,五大上市猪企中,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和新希望今年前9个月累计销售收入增幅均超两倍,天邦股份销售收入也接近1倍增长,温氏股份在生猪销量减半的情况下,销售收入仍有12.6%的增长。
在净利润增长上,今年前9个月,除天邦股份240倍的增速外,正邦科技也实现了百倍以上利润增长。牧原股份虽以生猪出栏量和营收规模领先,净利润也实现14倍以上增长,新希望实现62%利润增速,在畜禽销售降价的背景下,温氏股份的利润增速为38%。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9月国内猪价持续回落,各家猪企商品猪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数据显示,天邦股份2020年7-9月份的肥猪单价为36元/公斤、34元/公斤、32元/公斤。
那么,天邦股份的高利润还能持续多久值得深思。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随着猪周期的正常化和国家战备肉的不断补充,在2021年1月中还会有一波涨价的高潮,但整体来说,整个猪肉暴利的红利应该已经结束。
人事大地震
9月28日,天邦股份连续公布了20则公告,涉及投资理财、关联交易、高管人员任职变动、管理制度、增资扩股、公司章程等多类型,信息量极大。其中,一则高管人员变动的公告引人注目。
天邦股份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张邦辉向董事会申请辞去董事长、董事、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职务,并提名邓成为公司董事。邓成不久前刚辞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希望”)总裁一职,后续有望接替张邦辉任天邦股份董事长。
在公司业绩增长颇为利好的当下,作为创始人的董事长要辞职,原因为何,令人颇为费解。
而在不久前,9月7日新希望公告称,因集团战略安排及个人工作变动原因,邓成于9月5日辞去所担任公司董事、总裁职务。彼时新希望方面等对外称,邓成后续将另有任用。
新希望的这则“因战略安排”引起业内热议,新希望将入股天邦股份、两家要展开合作等传言甚嚣尘上。
另外,天邦股份的公告内容也令人玩味。公告称,此项人事变动是由张邦辉先生主动提出这样的战略性安排,其之后将不在天邦股份担任职务,但仍将以创始人身份为该公司继续服务。
创始人主动让贤,让竞争对手的职业经理人上位,在佩服创始人胸襟的同时,我们也不禁要问天邦股份遇到了什么难题要做出如此决定,是真要被对手收购了?
对于传言,10月15日,新希望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称,公司收购天邦股份传言不属实。
而天邦股份则表示,公司经过24年发展,在战略布局、产业发展、人才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也面临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为了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期,将公司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农牧食品行业领军企业,下一阶段必须从更高层面、以更大力度实施根本性的变革,引入行业杰出的领军人才,大幅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资料显示,张邦辉现年57岁,是天邦股份创始人之一,也是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目前占股7.6% 。现年48岁的邓成于2001年加入新希望集团,曾任新希望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山东经营特区总裁、公司副总裁等职务,后于2017年10月起任新希望总裁。
对于此项人事变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投资者网》称,邓成的接任,开启了天邦新的战略时代,不能以营收、盈利等情况来判断为何他此时加入天邦。
来源:东方财富资料
事实上,天邦股份还有另一位创始人吴天星。该创始人与张邦辉是同门兄弟,二人以水产饲料创业起家,经过近10年发展,一起将公司送上市,2013年,天邦股份进入养猪行业,但因是否要养猪的分歧,吴天星近年来频繁减持套现,并逐渐退出董事会,并在2015年卸任董事长。截至6月30日,其持股比例为7.87%。
当年一起打拼的兄弟,如今一个疯狂套现,一个主动让出董事长之位,世事变幻令人唏嘘。
定增面临考验
受2018年计提减值准备、投资损失等影响,天邦股份近几年的业绩呈现营收持续增长、净利大幅波动的状况。数据显示,2017-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0.61亿元、45.19亿元、60.07亿元,同比增长29.13%、47.63%、32.93%;但净利润分别为2.62亿、--5.72亿元、1亿元,同比增长-29.7%、-318.19%、117.55%。
但在猪周期红利下,为扩产能,补充现金流,天邦股份采用较激进的方式进行扩张。数据显示,天邦股份2018年在建工程投入是2017年的4倍之多,达到7.69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投入已经达到7.24亿元。
钱从哪里来?资料显示,2015、2017年,天邦股份分别进行了4.5亿元、14.64亿元的定增募资,但由于生猪养殖项目投资建设周期长,产生收益需要较长时间,2018年很多投资项目并未达到预期收益,甚至没有收益,导致公司现金流又陷入不良循环,进一步趋紧。
天邦股份最近一次的定增是从2019年6月开始的,彼时计划募资42亿元,由于募资数额巨大,遭到市场用脚投票,股价大跌,因此该募资计划经历3次修订,到今年2月改为计划募资26.62亿元。
最新的定增预案显示,公司拟募资26.65亿元,用于生猪扩张的资金为9.27亿元,用于屠宰和饲料的资金为12.08亿元,5.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对此,生猪养殖业内人士分析称:用于生猪养殖的募资比例低于市场预期,用于屠宰和饲料的资金比例则高于预期,资金链仍较紧张。
天邦股份曾称,相比温氏股份、牧原股份专注于养殖环节,自身是“饲料—养殖—屠宰及食品”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公司。但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生猪养殖收入仍占据主要份额,为35.63亿元,占总比为77.28%;饲料产品收入为6.1亿元,占总比为13.22%,而食品加工收入为3.88亿元,仅占总比为8.42%。
如果说拿出较大比例资金用于发展生猪养殖,还能让人理解,但拿出近一半的募集资金发展业务占比还不到10%的生猪屠宰加工业务,让人摸不清头脑。
来源:公司公告
在9月28日公布的募资用途中,屠宰加工业务募资分配相应减少,但仍占比不少。
公告显示,天邦股份计划募资的26.65亿元,9.27亿元投资10家生猪养殖项目;9.43亿元用于安徽阜阳年屠宰加工500万头生猪建设项目;2.65亿元用于年产100万吨猪饲料与20万吨水产饲料项目。
在激进募资投资扩产能的情形下,生猪养殖市场也并非一片大好。数据显示,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大,集中度较低,机会巨大。诸多同行如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华统股份楸准机会,纷纷通过各种募资方式积极投资扩产,以进一步提高市占率。而一旦集中扩产势必导致猪肉价格下降,行业竞争加剧。
另一方面,政府在采用多种政策手段限制猪肉价格上涨,随着供应的逐渐加大,猪肉价格下调是大概率情况。多种因素叠加下,猪肉扩产面临下行风险。
另外,不断的募资扩产,导致公司的负债率居高不下。2020年半年报显示,天邦股份资产负债率为56.6%,大幅高于同行上市公司温氏企业、牧原股份同期的30%、45.3%。
尽管看好屠宰加工业务的高利润,但眼下,生猪养殖仍是天邦股份的主营收入,如何突破价格周期,实现稳扎稳打,经历过几轮猪周期的养猪企业更有经验,但对于还是养猪新手的天邦股份来说,能否平稳度过此轮周期,接下来将面临更大的考验。(思维财经出品)
关键词: 天邦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