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31日,上市银行2019年三季报披露完毕。整体来看,上市银行信贷结构有所优化,信贷质量整体保持稳定。但值得关注的是,不同类型银行的表现略有分化,且信用卡风险近两年有所上升。

信贷结构继续优化

据中银国际证券研报统计,2019年三季度,上市银行资产端资源配置持续向信贷倾斜,信贷投放环比增速2.67%,较二季度(2.59%)小幅提升。

在信贷构成方面,上市银行贷款结构持续调整,对公贷款占比有所下降,“零售贷款+票据贴现”占比进一步提升。资讯数据显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零售贷款+票据贴现”占比高于上半年末。其中,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的“零售贷款+票据贴现”占比超过60%,浦发银行超过50%。此外,常熟银行(农商行)的占比也超过55%。

中银国际指出,从上市银行三季报所显示的信贷结构可以看出,部分银行年初以来票据快增,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三季度末,大部分银行的“零售贷款+票据贴现”占比较上半年末进一步提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融资需求乏力。

“近年来,商业银行在零售领域的信贷投放确实有所提升,但从占比的绝对值看,公司类贷款占比仍较高。”针对上述现象,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从三季度情况看,商业银行的信贷主要投向了中长期贷款领域,同时普惠金融的投放规模也持续快速增长,房地产领域贷款增速略有放缓,整体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有所加大。”

“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是助力新旧动能转化、支持经济高质量的重要举措。”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向《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应以“有增有控”为原则,继续加大对制造业、服务业和民营企业贷款投放,同时要密切监控诸如对房地产业的违规信贷投放。此外,要更加注重信贷期限结构的调整,加大对中长期信贷投放力度,提升企业信贷需求意愿。

梁斯指出,今年三季度,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整体继续保持平稳,信贷结构有所优化。普惠金融口径贷款投放持续保持高位,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企稳回升,房地产贷款增速放缓,贷款质量有所改善。“不过,银行在信贷结构转型过程中,不能忽视对信贷风险的控制。”梁斯强调,“首先,要严格限制对落后产能信贷投放,严控信贷总量。其次,要加强对行业限额的管控,科学进行客户分类管理,继续压缩高风险客户占比。最后,在投放房地产领域贷款时,要严格把关,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保持房地产贷款合理增长,防止集中度过高。”

信贷质量有所分化

据国盛证券统计,今年三季度,上市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环比下降2个基点至1.46%,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分别环比下降2个基点、3个基点、1个基点,农商行略升1个基点。与此同时,行业拨备覆盖率提升4.6个百分点至214.6%,风险应对能力进一步增强。其中,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提升3.6个百分点、6.0个百分点、8.9个百分点、3.3个百分点。

“在此情况下,不少资产质量优质银行的拨备计提压力已大幅缓解,如招行、常熟银行在第三季度单季度拨备同比少提11.3%、14.8%的情况下,其拨备覆盖率分别大幅提升15.3个百分点、13.5个百分点至高达409%和467%,拨贷比分别提升2个基点、19个基点至高达4.87%、4.46%。”国盛证券分析师马婷婷表示。

梁斯认为,结合上市银行半年报和三季报,国有大行的信贷质量基本保持稳定,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略有波动。“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质量承压主要有四方面原因。”梁斯指出,“一是经济下行压力犹存,信贷资产质量继续承压。经济增速下行使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亏损、倒闭,加剧了银行的信贷质量压力。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主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上市银行中,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占比上升较快。三是随着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导致市场部分出清,产能过剩行业的经营更加困难,一定程度上推升了不良率。四是监管趋严导致部分银行难以隐藏不良。”

普华永道9月末发布的《业绩回暖,居安思危:2019年半年度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报告也显示,大型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质量相对稳定,城农商行则面临挑战。根据报告,截至今年6月末,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232.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2%,不良贷款率与逾期贷款率持续下行,不良贷款与逾期贷款剪刀差进一步收窄。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3.84%至4146.76亿元,不良贷款率与逾期贷款率均持续下降,但两者差距仍然较大,差距维持在2018年末的水平。城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52.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07%,不良贷款率与逾期贷款率呈上升趋势,不良贷款与逾期贷款剪刀差扩大,信贷风险暴露持续显现。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服务业合伙人胡亮认为,“当前中国上市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指标趋向平稳,但信贷资产质量在不同类别的银行和地区仍然存在差异,部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风险持续暴露,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仍是当务之急。”

信用卡风险需防范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银行大规模开展零售业务,信用卡业务迎来高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国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72.67亿张,环比增长2.60%;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11亿张,环比增长3.04%。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5.72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1张。

与此同时,信用风险有所攀升。上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38.84亿元,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17%,占比较上季度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上述普华永道报告指出,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近几年呈现高速增长趋势,随着业务规模扩大,资产质量风险正开始集中暴露。

“相对来说,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的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但信用卡风险近两年有所上升,需要关注。”武雯表示,“但考虑到其在信贷中的占比有限,风险应该可控。”

在梁斯看来,信用卡风险逐渐凸显,或是三方面原因造成。“首先,受宏观经济和监管环境影响,部分客户群体资产质量有所下降。其次,监管层重拳出击集中整治网贷平台,共债风险影响信用卡贷款质量。此外,去杠杆导致整体社会信用环境偏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用卡风险。”梁斯称。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甄新伟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目前银行卡业务主要积累了两大类风险。“一是正常业务经营风险,另一类是违法违规造成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甄新伟指出,“对前者,商业银行的主要化解措施是加强对信用卡消费活动以及贷款监控分析,及时采取提升最低还款额,降低信用卡信用额度等措施。对后者,银行和相关监管部门应积极加大对信用卡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同时提升个人信用卡风险防范意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