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复星债务达6500亿元”、“监管部门要求摸底复星”......复星深陷舆论漩涡不久,标普全球评级9月16日公告称,将复星国际长期主体信用评级及其担保的优先无抵押债券的债项评级自“BB”下调至“BB-”,展望负面,并将其流动性水平的评估调整至稍欠。

虽然标普对复星的评级没有出现严重负面现象,但是,调降企业评级,对企业来说,影响还是挺大的,会给企业的市场形象、融资、投资者关注等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对评级机构的评级情况进行客观分析、理性判断,既不要过度相信评级机构的评判,也不要对评级机构的评判嗤之以鼻。而就标普对复星的评级来看,我们认为,应当采用“两分法”,实事求是地看待复星的债务状况,而不要盲目下结论、立观点。

实际上,对一家大型企业来说,债务规模较大,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扩张速度较快、业务板块较多、主业头绪比较繁杂的企业,负债规模大更是大概率事件。原因就在于,完全依靠自有资金,是不可能快速扩张的。显然,这与企业经营者的理念是有一定关系的,与企业走什么样的路也有一定关系的。这方面,不仅中国企业面临这样的问题,外国企业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只有那些在扩张中摔过跤的企业,才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而从复星集团的发展历程来看,也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业务范围过广、扩张速度过快、发展太过激进。但是,与有些企业相比,复星又似乎显得比较稳健,那就是复星对实体产业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复星医药、豫园股份、舍得酒业等,都是复星旗下企业,即便有些是通过收购获得,也说明复星是希望扎根实体的。而且,豫园股份与舍得洒业等,还能形成业务上的衔接和产业链上的呼应。只是,从一家企业的健康发展来看,复星设计的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大板块,还是显得有点杂。因为,四大板块内容过于宽泛,容易陷入主业不集中的困境之中。特别是金融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实际就是一把“双刃剑”。

而复星目前的困难,不能不说与四大板块的业务过于宽泛有一定关系,与复星的全方位出击有一定关系。如果主业集中一点,扩张的步伐稳健一点,可能困难就会小得多,甚至没有任何困难,也不会让外界以债务压顶的感觉。按照复星集团提供的情况,如果剔除金融和保险机构的债务,以及不需要负连带责任的豫园股份等的债务,真正归属于复星国际的负债,只有1000亿元,而相对应的总资产则达到2700亿元。

显然,这也是不应当这样说的,不管是哪个层面的债务,都是复星的债务,复星必须认这个账。所不同的是,复星的债务状况,并没有评级机构所说的那么“负面”,而是有困难,但困难是能够依靠企业的能力克服的。

实际上,今年以来,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关注度是比较高的,评级的角度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特别对遇到一定困难的民营企业,并没有全面分析和客观看待,而是用唱空的思维先入为主。据统计,3家国际债务评级机构,在2022年内已对190家中国民营企业给予了负面评级,其中,穆迪为67家、标普为59家、惠誉为64家。如此关注中国的民营企业,且给予高达190家的中国民企负面评级,恐怕已经不是一般的评级问题,而是有意“唱空”。因为,美欧经济不如中国,美欧企业也问题很大,但是,评级机构没有关注,或关注度不像对中国企业,到底是为什么。尤其像复星,如果放在美欧企业中,说不定还通过获得信用高评级呢。

也正因为如此,对国际评级机构给予复星的负面评级,必须客观看待、理性分析。既要看到复星债务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债务规模控制没有做到科学、理性、有序,也要看到复星在产业发展方面是比较注重实体产业、比较把握前沿方向的。而近一段时间以来,复星将获得工商银行百亿信贷支持、与汇丰中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复星党委书记、复星国际副总裁祝文魁拜会了北京市国资委有关领导等消息,也从一个层面说明,复星并没有外界传言的那么“危险”。特别从2020年开始,就实现了“退大于投”战略,退守主业、退出一些行业和领域、转让非主业股权等,如最近引起市场关注的转让金徽酒股权,就是“退大于投”战略的一次具体操作,说明复星还是“醒”得比较早、比较及时,也比较主动的。

关键词: 复星国际 扩张速度 债务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