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期许,只争朝夕。

作者:赤耳


【资料图】

编辑:王冕

风品:蓝湛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俗话说,好饭不怕晚。

近日,山西银行2021年报终于出炉,有喜亦有忧。

1

年亏46亿背后 风险化解任重道远

全年营收27.05亿元,净息差1.15%,净利差1.02%。截至2021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20%、10.20%、13.07%。股东权益实现199.24亿元。

但净利亏损46.73亿元,不良贷款率3.29%、拨备覆盖率151.14%。

大额亏损,与主动消化风险、处置历史遗留问题有关:

根据会计准则及监管要求,山西银行补提减值准备48.15亿元,如剔除补提拨备影响,2021年实现拨备前利润9.75亿元。

年报披露,山西银行董事会高度重视资产管控工作。2021年通过清收、转让、重组等方式累计化解风险资产125.99亿元。

不难发现,上述亏损是在谋取长远发展,虽有阵痛亦是必须之举。这也是外界评价其业绩整体符合预期的原因。

不过,据山西银行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该行去年营收完成情况107.27%,超年初预期,但净利亏损,大大低于年初1.5亿元的盈利预期。

换言之,符合预期背后仍有隐忧点。

这是山西银行开业一年后的首份年报。2021年4月28日该行挂牌开业,以原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为基础,通过新设合并成立的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中小银行合并近年渐成趋势,除了山西银行,辽沈银行、四川银行等也是探索样本。合并初期,高效管理,防范潜在风险,解决遗留问题是工作重点。

聚焦山西银行,担子也不轻。

以2019年为例,晋城银行、晋中银行、大同银行营收合计56.57亿元,净利合计13.12亿元;2019年前9月,长治银行营收6.13亿元,净利2.41亿元;阳泉商行2018年营收为7.99亿元,净利1.55亿元。

相比之下,即便剔除补提拨备影响,无论营收还是净利,山西银行2021年业绩仍达不到上述5家银行的总体水平。

当然,风险化解并非一蹴而就。

从48.15亿的提减值准备、125.99亿的化解风险资产看,山西银行夯实基本面的决心足够坚定。

2

逾期贷款97亿 成本收入比高于监管线

“包袱”与“家底” 时不我待

只是,效率效益仍有提升考量。

截至2021年末,山西银行逾期贷款余额97.13亿元,占贷款总额比5.75%。

按照贷款分类,保证贷款逾期最多,达42.37亿元,抵押贷款次之,为34.80亿元。按照时间划分,逾期3个月以内的金额为40.23亿元;逾期3个月至1年的为15.26亿元;逾期1年以上3年以内的为37.54亿元;逾期3年以上的为4.09亿元。

同时,山票据贴现总额为728.48亿元,占贷款总额比43.11%。其中,银行承兑金额达716.54亿元,商务承兑金额达11.93亿元。

另一厢,截至2021年末,山西银行成本收入比为61.10%,高于45%的监管指标。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票据贴现具有收益少、风险低特点,山西银行需警惕该贷款模式对盈利能力的掣肘。而成本收入比,亦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成本收入比越小,说明银行获取收入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可见,山西银行盈利能力待加强。

截至2021年末,山西银行不良贷款率3.29%;拨备覆盖率仅151.14%。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3%,拨备覆盖率196.91%。山西银行仍离行业水平还不少距离。

即使对比四川银行和辽沈银行,2021年末拨备覆盖率分别高达319.93%、600.13%,山西银行仍是三家最低。

截至2021年末,山西银行、辽沈银行、四川银行的资产规模分别为2961.82亿元、2250.13亿元、1848.2亿元。

山西银行规模最大,资本充足率却处垫底水平。截至2021年末,辽沈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24.98%、21.98%、21.98%,四川银行分别为26.17%、24.96%、24.94%。

无需赘言,山西银行“包袱”不算轻,“家底”不算厚。符合预期的可喜成绩背后,如何高效化不良、精准提振盈利力,任重道远又时不我待,是个持续考题。

3

股权质押 内控隐忧 大股东成被执行人

内控管理、合规性上,也有冷思处。

设立一年多,罚单已有数张。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网站显示,因未按规定报送金融统计数据,山西银行晋城支行被罚26.27万元。

1月24日,因存在化整为零发放贷款,借款人贷款资金由第三人使用,山西银行大同操场城支行被罚25万元。同时对侯文洁警告,并取消温兴龙终身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2021年12月31日,因未按规定报送金融统计数据,该行晋城分行被罚26.27万元。

当然,罚单都有滞后性,但反应的种种问题,也在提醒山西银行加强内控风控的重要性。

同时,据中国执行信息开网显示,山西银行前10大股东中有3位被列为被执行人;其中1位股东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即俗称“老赖”。

如第3大股东中融新大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10月8日至2022年6月7日86次成为被执行人,其中12次成为失信被执行人。第4大股东山西聚源煤化有限公司2021年7月8日成为被执行人。

行业分析师林永表示,这是整合原有银行带来的遗留问题。尤其是民营企业股东,面临资金链紧张,出于融资需要将银行股权进行质押。如质押率过高、或自身周转不开,可能造成股权所有权转移,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

4

可贵鱼水情 基础蓄力、厚积薄发

一番梳理,光鲜背后也是千头万绪。如何前行,考验当家人大智慧。

放眼行业,除了化不良、提升合规性,专业性、特色化、精细度、智能力、综合赋能要求越来越高。

竞争日益高阶,这是中小银行合并“抱团”的原因,也意味着做大做强挑战性加大、更需时不我待、步伐精准。

2022年3月,山西银行迎来首任行长任凯,形成“一正四副”行长格局。

公开资料显示,任凯,出生于1972年,虽是首次进入银行系统任职,但是经济学出身。而董事长高计亮代、及乔昱瑞、吴涛、赵富3位副行长,均有丰富金融从业经历。

高计亮,曾任太原市南内环街信用社副总经理。1998年加入晋商银行,先后担任支行行长、总行金融部总经理、首席运营官等职位;2017年12月任晋商银行副行长。

副行长赵富,也出身于晋商银行,曾任总行营销总监、机构客户部总经理等职位,一线经验风险。乔昱瑞担任山西银行副行长前,在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任职,拥有丰富的监管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高管均为山西本地人。有运管经验又熟悉区域经济,无需累言,从高管搭配看,不乏夯实基本面、行稳致远深意。

没错,要想跑的快跑的持久,首先要夯实根基。

虽有种种槽点隐忧,但一年多以来的可喜变化,亦有厚积薄发的战略蓄力。

为服务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局,山西银行全年一般贷款净增142亿元,增速17%,比全省一般贷款平均增速高出7个百分点。

如在支持当地煤电企业绿色转型方面,2021年山西银行主动与22家煤电企业对接,煤炭行业累计投放204.8亿元,电力行业投放121.14亿元,为保障当地完成煤电保供升级任务发挥积极作用。

截至2021年末,山西银行绿色信贷余额32亿元,较开业增长88%。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绿色信贷余额增至34.12亿元。

同时,山西银行大力拓展普惠金融,推出银保通、信用通等16款产品,全年民营企业法人贷款余额548.7亿元,普惠型小微银担合作业务规模7.86亿元。

目前,山西银行注册资本239.96亿元,位居全国城商行第三。资产总额达2961.82亿元,也接近晋商银行体量。

实体兴、金融旺,两者互为鱼水情。

在首条财经看来,山西银行实力牌面真心不差,能否把好牌持续打好,精准融入赋能当地经济、演好鱼水情是蝶变之源。合并重组虽带来发展“包袱”,但也让区域竞争减少。若能高效化解、完善内部治理,外提市场化运作力,1+1大于N的规模效应必将逐步体现。

穿越一时喜忧,好饭依然不怕晚,市场是否应给予更多耐心?

蝶变期许,只争朝夕。

本文为首财原创

关键词: 资本充足率 被执行人 晋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