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2家支付机构领到央行罚单。根据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10月27日披露的行政处罚公示表,嘉联支付、美的支付2家机构因违反机构管理相关规定,分别被罚款3万元和2万元。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日期为10月20日。

2家支付机构本次被罚的具体原因,央行未在处罚表中作出详细说明。在业内人士看来,央行此次罚款金额较小,罚单的更大意义在于对相关支付机构进行合规“敲打”,起到警示作用。

而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央行披露的罚单信息梳理发现,嘉联支付年内已是第二次被罚,而美的支付则是成立以来首次被央行公开处罚。针对2家机构本次被罚的具体原因及当前整改进度,记者分别向嘉联支付、美的支付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美的支付回复。

嘉联支付方面则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称,本次处罚涉及交易发生于2016年4月,是公司顺应行业开展的试点业务。开展初期发现业务存在风险,随即于2016年8月停止该项业务,并于2016年9月对仅有的一例商户进行清退。

嘉联支付方面指出,前述业务涉及违反机构管理的相关规定,公司诚恳接受监管部门处罚,引以为戒,日后将持续筑牢合规防线,强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央行官网信息显示,嘉联支付于2012年6月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业务类型为全国范围内的银行卡收单业务。根据嘉联支付母公司新国都财报,2021年前三季度嘉联支付累计处理交易流水约13482亿元,同比增长约52%,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41%。

美的支付为美的集团旗下支付机构,业务类型包括全国范围内的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美的集团2016年通过收购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并于2017年2月将深圳神州通付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美的支付。

“从罚款金额来看,本次罚单对于2家机构的运营不会产生实质影响,2家机构的违法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指出。

黄大智表示,监管罚单是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嘉联支付被罚的违法交易出现在2016年,彼时支付行业整体不规范行为较多,这也表明监管对于支付机构违规行为的打击并不会由于时间流逝而放松。“美的支付首次被罚,也表明监管的全面,机构应该持续做好合规工作。”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央行每月均有罚单公布,包括嘉联支付、美的支付本次罚单在内,年内央行已公布至少46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超过1.71亿元。除了支付机构被罚外,还有机构总经理以及风控、运营等关键部门负责人遭遇“双罚”。

另一方面,支付行业的洗牌也在持续进行中,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部分中小机构退出“战局”,尤其是持有区域预付卡牌照的机构,主动申请注销牌照的不在少数。还有机构在千万元甚至亿元罚单“压顶”之下,逐渐销声匿迹。

在黄大智看来,支付机构的“合规”是业内时常讨论的话题,不论如何转型、扩大业务规模等,合规建设始终是支付机构运营最重要的部分,是支付机构建设的“生命线”。

而在谈及支付机构应该如何补好合规漏洞时,黄大智强调,支付机构首先要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深入贯彻合规这一概念,建立合规体系和文化体系;其次要优化公司合规管理架构,专人专事,按照监管要求做好相关工作;最后要借助科技手段,以技术为支撑,做好风险检测预警和防护。

(北京商报记者岳品瑜廖蒙)

关键词: 支付机构 被罚5万 如何补好 合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