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港股市场早盘低开,恒生指数一度跌破18000点刷新去年12月以来新低,最低至17900点,收盘微跌0.01%,报18326.63点。
重要公司方面,文娱股走强,腾讯音乐收盘大涨6.78%,互联网医疗股大跌,京东健康收跌6.43%、阿里健康收跌7.09%。此外,小米集团、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哔哩哔哩均收涨,百度集团、知乎、猫眼娱乐、京东集团、京东物流等收跌。
京东系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均收跌,除京东健康大跌外,京东集团和京东物流分别跌1.42%、2.11%。
【资料图】
消息面上,昨日晚间,京东集团及旗下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德邦股份披露2023年二季报及中报。
刘强东重回一线、重启低价策略、持续增长压力、空前的市场竞争……种种原因让外界尤为关注京东的业绩表现。另外,今年5月,京东CFO许冉接替徐雷,出任京东CEO,这也是许冉上任后京东披露的首份财报,检验阶段性成果的时刻到了。
“百亿补贴”换来增长了吗?
从京东集团层面来看,分为京东零售、京东物流、达达和新业务这四个分部。京东零售包括京东健康、京东工业等在内,主要从事中国的自营业务、平台业务及广告服务;京东物流包括内部及外部物流业务,达达是即時配送及零售平台,新业务包括京东产发、京喜及海外业务。
整体来看,京东二季度总收入2879.31亿元,同比增长7.6%。一季度总收入是2429.56亿元,同比增长1.4%。考虑到二季度有“618”大促活动,环比增长并不意外。
四大分部中,主要的京东零售二季度收入2532.80亿,同比增长4.85%。无论是总收入还是零售增速都没有跑赢网上零售大盘同比10.8%的增速。
而且,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下,不免被外界拿来做对比——一周前阿里披露了二季度财报,淘宝天猫集团的营收同期增速为12%。
京东在3C家电领域的优势还在。二季度,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1521.31亿元,同比增长11.36%。考虑到消费电子产品消费需求依旧疲软的情况,11.36%的增速不仅高于大盘增速,也高于市场预期。
不过,来自日用百货商品的收入817.24亿元,去年二季度是894.02亿元,少了76.78亿,下降8.59%。上个季度,来自日用百货商品的收入也是同比减少了约75亿,降幅8.7%,可见未有好转迹象。
去年底刘强东回归把“低价战略”列为京东零售未来三年最重要的战略。今年3月,京东上线百亿补贴频道,“618”的时候继续加码低价。
但低价策略作为一把“杀手锏”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二季度,京东集团的整体经营利润高于预期,但是零售的经营利润81.43亿,去年同期是81.73亿,是四大分部中唯一下滑的,经营利润率3.2%,相比去年同期的3.4%略微下降了0.2个百分点。低价和利润,京东可以做到“既要”和“又要”吗?
物流实现盈利了吗?
相比核心的零售业务利润略微下降,京东集团的其他业务虽对整体营收贡献占比不大,但相比去年同期来看表现不错。
尤其是京东物流,二季度收入410.3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12.72亿元多出了接近百亿,同比大涨31.2%。利润方面,二季度京东物流净利润3.52亿元,实现扭亏,经调整净利润8.26亿。从上半年来看,京东物流净亏损6.37亿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14.6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14亿元。
从京东物流单独披露的中报来看,上半年总收入达到777.61亿元,同比增长32.6%,其中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是539亿元,同比增长57.7%,在总收入中占比达到69.3%,去年同期这一指标的比例是58.3%,相当于一年内增长了近一成。
但这一定程度上的功劳来自于德邦。去年三季度,京东完成对德邦的收购,并在该季度首度并表。从同日德邦股份披露的业绩来看,上半年德邦营业收入156.93亿元,同比增长6.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3亿元,同比增长196.52%;扣非后净利润为1.31亿元,同比增长284.63%。
从下一季度开始,德邦并表对京东物流业绩拉动的影响不再,京东物流能否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将在三季报中见分晓。
另外,和京东物流一样,京东旗下即时配送达达也是经调整实现了盈利。从财报数据来看,达达二季度营收28.11亿,净亏1.59亿;上半年营收53.86亿,净亏5.09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