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花呗、借呗之后,后排互金玩家也加速了旗下信贷产品的品牌隔离。
「镭射财经」注意到,京东科技旗下金条已升级为金条信用贷。根据金条授信及服务协议,京东金条-信用贷(简称“金条信用贷”)是由合作金融机构提供的个人消费贷款服务,而在此前金条授信协议中,京东科技将京东小贷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服务均标挂为金条。
不过,京东金条的品牌隔离似乎不够严谨。从产品层面看,金条信用贷既包括金条,又含有信用贷,且合作金融机构中也有京东旗下小贷公司,仅以产品名称角度,并不能有效区分开金条和信用贷品牌差异。
(资料图片)
用户使用体验上,京东金条也存在不足。有用户反馈,金条注销后,将无法再次开通。另外,由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白条产品,仍继续行使白条的名义,如由厦门国际信托提供的白条放款服务。
相比之下,蚂蚁花呗和借呗的品牌隔离更为彻底,新老用户能直接从产品名称区分开花呗与信用购,借呗与信用贷。在与资方合作中,也能更清晰地区分开平台关联的自有品牌与合作品牌。
以渣打银行为例,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作为100%出资方,与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云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互联网个人小额信用消费贷款业务京东“金条”项目。而同作为100%出资方,渣打银行与蚂蚁合作的则是“信用贷”项目。
尽管京东金条在授信页面向借款人提示具体放款方,但品牌未发生明显区分也易造成消费者混淆。其实不只是蚂蚁集团,头部互联网金融平台中已有一些平台也完成品牌隔离。
例如,携程金融借去花就升级为信用贷,携程金融表示,信用贷仅为用户向服务方在线申请贷款提供平台和技术服务,提供贷款的服务方为和信用贷运营商合作的具有合法贷款资质的机构。
就在品牌隔离之际,互联网金融平台更深层次的征信断直连整改也逐步清晰化。就整改落地情况而言,头部助贷平台仍维持风控助贷角色,多以关联小贷参与数据分析传输,在合规层面实施断直连。
在京东金条产品名称变化的同时,用户还需要签订两个信息查询授权协议,第一个是金条合作金融机构信息查询授权,第二个是京东盛际小贷信息查询授权。这意味着,京东科技及关联小贷公司在助贷业务中,通过调用央行征信参与用户的授信风控,并提供产品运营、客诉、贷后催收工作。
同理,携程金融业务中,用户使用信用贷服务也需要签署重庆携程小额贷款信息使用授权协议,携程小贷需要收集、留存、整理、分析、分享并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以识别用户身份,目的在于更加客观地评估用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
具体来看,携程信用贷的整个信息流程是,携程小贷及关联方通过平台收集身份信息、家庭信息、联系方式、职业信息、教育信息等,向央行征信、个人征信机构、监管部门、互金协会等机构查询验证用户信息,并收集留存用户在征信机构等留存的信息。
当携程关联方将查询请求传递到征信机构和大数据公司后,征信机构出具信用报告,向携程关联方反馈信息,以供授信审批使用。这些经交叉验证的信用信息,可用于数据分析、模型开发、信用评估、实名验证、风险调查、贷款管理等用途。
授信完成后,携程金融平台可向合作金融机构收集本人的贷款额度、利率、额度有效期及审批结果,并通过信用贷平台向借款人展示。最终,带有放款方信息且挂标信用贷的产品及额度信息呈现在借款人面前。
从头部互联网金融平台整改来看,2020年11月以来,金融管理部门指导督促蚂蚁集团等14家大型平台企业的一些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整改,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改。其中,征信业务的断直连整改是重中之重,也是较为复杂的项目。
断直连始于2021年上半年,监管要求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与金融机构合作助贷业务时,不得将个人主动提交及内外部获取的数据信息,以各种名义直接向金融机构提供,助贷平台与金融机构全面断直连。断直连整改过渡期到2023年6月,对行业而言时间紧任务重。
当前,头部平台已经基本上断开与资金方的信息直连,由平台将用户信息和分析数据传递给征信机构,征信机构处理后再回传给金融机构进行终审和放款操作。或者借用小贷、担保等通道,调用征信参与用户的授信和用信环节。
不过断直连也存在难点。业内人士透露,征信机构在数据收集、管理和处理能力上,尚待完善,因此断直连更多以通道模式落地,数据处理依然在平台方,只是借助合规的征信牌照通道,实现风控全流程的数据传输合规。“毕竟平台方掌握数据优势,留存实质利于风控的数据信息,征信机构由于不产生数据,更像数据搬运工。”
通道模式中,助贷平台将用户申请信息、风险字段信息和信用评分模型信息,传送给朴道征信、百行征信个人征信机构,个人征信机构再将上述字段信息传递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调取央行征信及其他大数据源,进行独立授信审批,最终将授信和用信结果经由征信机构反馈给助贷平台。
随着个人征信机构的数据治理能力成熟后,未来大数据市场形成统一管理形态,断直连也有望从当前的通道模式上升到更加彻底的征信机构直连模式。
征信机构直连可以理解为,助贷业务流程从风控支持的助贷模式变为纯导流直连模式,由金融机构直接将品牌和渠道通过H5形式接入到助贷平台,用户申请直接跳转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通过调用央行和个人征信平台信用数据,完全实现独立风控。
其实,这个纯导流模式也是监管所倡导的模式。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开展营销活动,不得介入或变相介入金融产品的销售业务环节,同时要加强对入驻金融机构的管理,不得与金融机构产生品牌混同。
由于助贷信息传输的环节增加,助贷和金融机构风控成本也必然抬升。金融机构与助贷平台的分润模式被迫调整,以往具备较强数据优势和议价能力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助贷分润中可得到25%-35%的息费分润,费用名录为技术服务费。
断直连后,助贷平台的运营成本增加最明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顾雷曾指出,根据初步估算,断直连可以增加大型互联网平台导流收费5%~6%,小型互联网平台的成本增加8%左右。
断直连通道费原本应由信息使用方金融机构承担,但金融机构在互金业务整改后变得更强势,最终演化成断直连所产生的通道费用由助贷方承担。助贷方可从分润所得中直接扣除通道费,也可降低分润比例,由金融机构代为支付通道费用。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当前尚处整改期,为了维持业务稳定过渡,助贷平台的数据处理传输成本不会有太大变化,征信机构和金融机构为了积累数据和业务便利,会以让利的形式补贴助贷平台。”
来源:镭射财经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