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新消费日报1月7日讯(研究员 梁又匀),从谨慎扩张“卷不动”到精耕细作地“活下去”,回顾过去的一年,不少消费创业者报以无奈和苦笑,不少投资机构在压力下迎来方向策略的调整,在头部机构之外“不看消费”甚至已成共识。

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2022全年消费领域共发生903起融资事件;据已公布的投融资金额统计,2022全年累计融资约674.13亿元。相较于2022上半年,消费下半年求生更为艰难,不论是获投数量还是获投金额均明显下滑。

走过2022年的极限经营压力测试,创业者与机构在疲惫之余,展望2023年“谨慎乐观”成为关键词,前景向好的同时行业仍待“回血”。


(相关资料图)

2022年新消费三大细分热门赛道

纵观2022年,消费赛道的“热点”和“创新”并不多,业内更为关注头部重点赛道。业务降价调整、关店裁员已是行业常态,能够平稳过渡乃至出现门店、利润增长的行业较少。

受“热钱”减少影响,依托成熟市场衍生的新需求,以及上游、中游产业链的稳定收益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白酒、护肤美妆、医美、宠物、户外运动装备等是为数不多仍保持增长的细分赛道,但由于赛道较小,内部竞争也日趋激烈。

新消费日报结合2022年行业投融资表现,梳理出过去一年受资本关注较高的三大赛道。

1、宠物消费:越来越舍得花钱 砸出2个IPO

宠物行业指一切围绕“宠物”而产生的产业链,包含食品(40%)、用品(10%)、医疗(20%)及其他各类服务。不论是从创业项目数量还是IPO、获投情况来看,现阶段宠物食品、用品领域是行业发展重点。

受居家办公、独居人士增加的影响,家中的宠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的城市居民也越来越舍得在宠物身上花钱,随之衍生出了宠物零食、宠物智能用品以及宠物医疗等新兴细分赛道,均体现了人们在希望宠物吃饱之外还能拥有更为舒适健康的生活。

参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宠物发展历程,宠物数量的膨胀、人口结构的变化,及经济快速发展等均驱动行业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大多数宠物食品、用品品牌销量及利润并未受到太大影响,预计未来仍将快速增长。

一级投融资市场最先感受市场变化,2022年各类宠物服务、宠物用品领域分别获投10起,累计获投金额分别约为5.25亿元、2.54亿元。宠物医疗在持续壮大、开出连锁门店中不断获投,全年总计获投8起,其中不乏进入D轮的品牌,如派瑞宠物医院。

宠物食品虽然只有3家获投,但却出现了一个高达5亿元的Pre-IPO融资,即帅克宠物,本次参投者不仅包括百联挚高资本、博裕资本等专业投资机构,还包括临沂市基金、芒果基金等政府及企业主导的投资机构,可见其受重视程度。

在宠物赛道上,目前已上市A股的公司共6家,其中2家为2022年上市,分别为宠物用品+食品领域的天元宠物,以及“狗绳第一股”源飞宠物。

此外,当前已递表正在等待上市的公司还包括:福贝宠物、乖宝宠物、帅克宠物。尽管大部分冲刺上市的宠物公司为主营国外市场的代工厂,据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虽有个别公司营收下滑,但整体利润水平却均呈现出超2位数的同比增长。

2、供应链服务商:在消费低谷“躺赚” 早于品牌冲击IPO

不论是获投最多的餐饮零售,还是电商零售,上游供应链服务商的存在感在2022年被提升至一个新高度。

对于线下业务占比更多的餐饮零售而言,相较于维持更多的门店、拉新获客,上游餐饮食材、调味品供应商,乃至围绕数字化、物流、中央厨房展开的供应链服务,业绩、利润更为稳定的优势逐渐显现。

一级市场融资领域,海底捞供应链服务商“蜀海供应链”为年内金额最高的一次融资,据悉该部分主要为海底捞提供整体供应链托管运营服务,已有近10年的运营经验。其他服务商如飞熊领鲜、拼拼云、诚真餐饮、快鳄食鲜等公司不仅关注线下冷链、中央厨房,还同时拥有数字化统筹、数字运营SaaS等线上服务。

此外,二级市场餐饮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营收体量更大、利润更稳定,使得2022年出现供应商早于消费品牌IPO递表的情况。例如茶饮小料、果汁、纸杯供应商恒鑫生活、南王科技、田野股份等;同时还有部分调味品供应商,与To B端预制菜存在部分交叉,如特味浓。

已上市的供应商包括三元生物、宝立食品,财报显示2022年两家新上市公司业绩分化较为明显,三元生物营收、净利受元气森林等下游饮料品牌影响同比腰斩,宝立食品则受益于下游预制菜的发展营收、净利实现明显增长。

另一方面,在2022年愈发频繁的线下消费受限背景中,线下的“寒气”逐渐传导至线上。机构更倾向于关注电商供应链项目,包括SaaS、跨境综合服务提供商、数字营销、供应链管理等。

仅以电商零售全年金额上亿元投资项目为例,在总计29起融资中有15起与电商SaaS、跨境电商供应链等方向有关,同时较受机构关注的公司大都同时兼顾线上数智化运营系统、国际物流履约、本地化营销、物流履约等全供应链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电商相较于餐饮,2022年冲击上市的企业较少,冲击上市者大都为电商营销服务类企业。

3、预制菜:C端崛起 B端仍是“老大”

2022年初以来,伴随着新一轮宅家经济发展、居家烹饪需求上升,较为沉寂的餐饮零售赛道终于迎来了新热点——预制菜。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只有10%~15%,预计在2030年将增至15%~20%,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

实际上,预制菜并非新鲜事物,对于餐馆酒店后厨而言,能够快速出餐的预制半成品早已普及。数据显示,即便已经过1年的快速发展,当前面向B端的预制菜市场规模占比仍在8成左右,C端仅占2成。

2022年是C端预制菜的风口。表现在一级投资市场上,该赛道全年共24起融资,其中仅有2起主要面向B端商家餐饮,其余大都采取了“C端+B端”的产品策略,重点瞄准正处于一片蓝海的C端消费者市场。

其中就包括,在疫情压力下高调宣布开店的瑞幸创始人陆正耀新项目“舌尖工坊”;连续3年获投的方便速食品牌“莫小仙”和社区连锁牛肉品牌“牛大吉”;专注高端新式冷冻食品的“乐肴居”。

不仅是投资、创业项目增多,2022年内全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长三角预制菜标准推出、多省市推出预制菜生产制作标准,更有不少县市依托自身农产品优势喊出“建设千亿预制菜产业“的口号,助力预制菜行业发展。

截至2022年末,A股预制菜概念上市公司达到30家,其中主打速食卤味的紫燕食品为2022年新上市公司。其中不少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撑起了预制菜B端主力,凭借工厂技术、生产规模优势,已成为不少C端创业品牌的供应商,如味知香、千味央厨、安井食品、春雪食品等。

京东《2022年预制菜线上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1月至10月期间,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170%,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采购节逐渐由节假日向日常消费转变。

预制菜口味持续拓展,盒马、叮咚买菜、美团等生鲜电商也大举上新预制菜产品,中青年为预制菜消费主力军,26岁至45岁用户预制菜成交额占比达七成以上,女性用户占比达到56%,其中不少是家庭主妇。

目前,预制菜的定义也逐渐从专攻餐饮的料理包,逐渐囊括至冻品、速食粉面等。

2022年二级市场消费相关公司IPO概览

二级市场同样较为冷清,仅出现2022开年之际多家餐饮品牌先后递表港交所,随后在2022年中旬迎来A股递表热潮。

最终,顺利上市者并不多,更多公司在漫长的等待中反复坚定上市决心,而有的公司则选择转身放弃IPO申请。

从趋势来看,餐饮零售相关仍是热门上市赛道,乳制品及饮料、餐饮上游调料供应商也有较好表现。但不论是A股还是港股,2022年消费类公司上市估值大都较此前数年一级市场融资估值出现明显下滑。

据媒体报道,辣条零售品牌卫龙食品在消费投融资巅峰时期估值可达600亿元,多家知名投资机构溢价拿下公司。但至2022年12月上市,卫龙上市后估值徘徊在200亿元上下,并且一度破发。

颇具代表性的新上市公司,包括为元气森林等品牌提供代糖生产的三元生物;粽子“老字号”品牌五芳斋;卤味速食品牌“紫燕食品”;“水果一哥”洪九果品;坐拥“韩束”、“一叶子”的“国货美妆第一股”上美股份;以及出身于海康威视至今仍然“藕断丝连”的智能门锁公司萤石网络。

2022下半年成功完成上市冲刺的公司更多。其中,港股有不少公司递表一年,赶在12月扎堆上市,如上美股份、澳亚集团、百果园。

受美元融资环境不佳的影响,2022年赴美上市的公司并不多,其中Tims中国和亚朵酒店较为惹人注目。

目前,不论是A股还是港股,仍有不少公司正在排队上市,其中不少已过会,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遥。

其中不乏五年四次递表的小众乳制品公司菊乐食品;也有历经多轮问询、已提交注册申请却迟迟未能完成上市的小家电品牌德尔玛;反复提交招股书却仍在苦等的速食面食品牌阿宽食品、中式连锁餐饮老乡鸡、小家电品牌博菱电器等。

同时,2022年抱憾止步上市的企业并不多,其中大都转而再次发起上市冲击。例如,茶叶品牌八马茶业、燕窝品牌燕之屋、智能家居品牌有屋智能。

仅有小部分公司主动终止上市进程后再无下文,例如有望成为“国货气泡水第一股”的冰峰饮料,以及小米系旗下三大细分产品:电动牙刷品牌素士科技、智能家居公司创米数联、厨房小家电品牌纯米科技等。终止上市原因大都与市场环境变化、融资条件不理想有关。

创投通:财联社及科创板日报旗下一级市场服务平台,于2022年4月挂牌上海数据交易所。通过星矿数据、一级市场投融资数据、企业创新评测实验室、创新公司数据库、ESG数据库、拟上市公司早知道和行业投研等,为创新公司和创投机构提供从数据产品到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一级市场 投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