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火华
来源|贝多财经
近日,由王一博代言的网红按摩仪SKG母公司未来穿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未来穿戴”获“SKG”)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保荐人由中信建投担任,7月22日更新状态为“已问询”。
(资料图片)
提到SKG,不少都市上班族都用过它的颈椎按摩仪,未来穿戴也凭借着这一单品直击“养生痛点”打开市场,并在短时间内依靠网络营销迅速崛起。
土生土长的“洋牌国货”
虽然不论是品牌SKG还是母公司未来穿戴,名字听上去都像是飘洋过海而来,但实际上,都是由一家佛山的电器厂发展而来。
据招股书介绍,未来穿戴是一家专注为个人与家庭提供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SKG(为Smart、Kind和Global的首字母缩写)品牌可穿戴健康产品和便携式健康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但在创立之初,它的“牌面”远比这大。
2007年11月,刘杰、徐思英夫妇共同出资成立“佛山狮开生活电器有限公司”,以经营生活家电为主,产品线十分广泛,涉及电烤箱、面包机、养生壶、净水器、空气净化器、冰箱、洗衣机、消毒柜等数十个品类。几次更名,最终在2020年成为“未来穿戴”。
据贝多财经了解,之所以选择“SKG”这个毫无本土特色的品牌名,是因为创始人刘杰一开始是准备主攻海外市场,但因为时运不济又缺少经验,导致大量存货积压,在2016年才抓住时机转入按摩仪领域。最终时来运转,仅靠颈椎按摩仪一个大单品就等来了属于他的辉煌。
招股书显示,在2019年至2021年,颈部按摩仪产品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74.19%、86.67%及 70.33%。不仅占了营收的大半壁江山,也让SKG品牌成功跻身一线。
从“让每个人年轻十岁”到“让每个人更年轻健康”
在2018年SKG的战略定位发布会上,创始人刘杰曾宣称要“让每个人年轻十岁,是我们毕生的追求。”当时,SKG正在布局聚焦中产阶级女性群体,并推出了一系列杀菌洁面仪和按摩洁面仪等产品。
如今,未来穿戴的战略变成了“让每个人更年轻健康”,似乎远比从前沉稳,但这种变化,也更深层地表达着未来穿戴的目标用户和市场对于这一类行业需求的转向。
招股书显示,目前未来穿戴的主要产品为可穿戴健康产品和便携式健康产品,包括颈椎按摩仪、眼部按摩仪、腰部按摩仪、筋膜枪、健康手表等。在2019年至2021年,这些产品共同为未来穿戴带来了7.2亿元、9.91亿元和10.60亿元的营收。
对一家“夫妻店”来说,尤其是这类行业,对比早已上市的同类企业“倍轻松”,其在2019年至2021年,全年营收分别为6.94亿元、8.26亿元和11.90亿元,未来穿戴的成绩单也是可圈可点。
不过,招股书公布后,不少人对于未来穿戴的净利润和毛利率都颇有微词。在2019年至2021年,其净利润分别为2.13亿元、1.43亿元和1.31亿,其毛利率分别为55.81%、58.31%及52.38%。
对于毛利率的下降,未来穿戴作了积极的解释,将其归咎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工、原材料等成本的提高。而面对增收不增利的困局,未来穿戴似乎并不担心,毕竟倍轻松在这方面的“困难户”。
深陷“泥沼” 警惕擦边球
据招股书介绍,在2019年至2021年,未来穿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02亿元、2.1亿元、2.1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93%、21.21%、20.24%。其中,市场推广及广告宣传费金额分别为0.56亿元、1.66亿元、1.61亿元,合计3.83亿元。
而在同期,未来穿戴研发费用分别为2275.49万元、4714.06万元和7472.5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7%、4.76%、7.05%。数据上的大差距,难免让未来穿戴陷入“营销大户”与“技术差生”的泥沼。
不过,短时间内在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声名大噪,离不开未来穿戴的“重金投入”,而且还“花得挺值”。2020年,其用于市场推广及宣传的费用增加了超过1亿元,同期,其营业收入也增加了超过2.7亿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产品涉及健康效果,未来穿戴还曾因为夸大宣传被人诟病。尽管其不少下属公司都拥有医疗器械的生产和经营资格,但按摩仪在相关行业规定中并不属于医疗器械,因此在效果宣传上需要尤其注意。
据贝多财经了解,未来穿戴本次IPO募集资金数额超过16亿元,其中7.2亿元投入数字化工厂建设。而由招股书看来,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来穿戴的固定资产总额仅为1902.56万元,忽然的“自我”,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