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汽车博主在微博发文称,他在驾驶小鹏汽车并使用其辅助驾驶功能时,被系统判定为“开车睡觉”,并扣除了智驾分,原因竟然是他的眼睛偏小,此事引发热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车主因眼睛小被判定“开车睡觉”?
小鹏汽车:会优化
该博主强调,自己是眼睛小,并不是开车睡着,并质疑“这个问题如果不优化,眼睛小的难道都不配使用NGP(辅助驾驶)功能了?”
随后,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特别@小鹏汽车互联网中心副总经理刘毅林,要求处理该问题。刘毅林立刻回复,在优化了。同时小鹏汽车官方微博也回应称,自动驾驶产品同学连夜收到优化需求。
对此,有网友调侃,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有网友点赞小鹏处理方式,称这波操作我给满分。也有网友称,这是产品力不足的体现,还好老板重视。
据悉,“智驾分”是小鹏汽车于2021年正式推出的智能辅助驾驶安全体系。用户通过汽车智能辅助驾驶安全考试并授权,就能开启“智驾分”,初始分值为100分,更新周期为12个月。小鹏汽车根据是否脱手、是否及时接管、是否疲劳驾驶、是否分神等4个指标判断用户是否正确使用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由于这位博主眼睛小,小鹏汽车认定他开车睡觉,因此认为他使用辅助驾驶时,“频繁分神”、“长时间分神”,从而分别在6月、7月分别扣过3次,共计4分的智驾分。
此后,该博主回应称,作为当事人,我也应网友要求发一下自拍吧,我眼睛其实不小的,只是睁不开,对了你们也别叫我割双眼皮了,我真有双眼皮。
一名小鹏汽车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具体如何优化该识别功能,这个优化过程需要多久,他也没有收到技术部门的最新消息。接下来,“智驾分”不会因为这次的事件而停止。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次的事件,开始听上去有些搞笑,却引人深思。近年智能化成为了汽车行业新的发力点,但现阶段某些“智能”技术并非特别完善,反而增加了众多尴尬甚至不安全因素,成了本末倒置。
据了解,这次驾驶者因眼睛小被系统判定”开车睡觉”,涉及到误触车载DMS功能。而该功能主要是对驾驶进行疲劳、分神以及危险驾驶行为的监测。当出现异常驾驶行为时,实时警报和视频上传。目前市场主流感知方案是视觉感知为主,其它信息为辅。例如在方向盘、A柱或内后视镜上安装摄像头,来监测驾驶员的状态。
智能汽车误判小眼睛人士为闭眼
情况不在少数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汽车误判小眼睛人士为闭眼的情况不在少数,此前另一位汽车博主(微博名为“常岩CY”)也表达过自己的类似困扰。该博主发帖称,他因为眼睛小触发过很多汽车品牌辅助驾驶系统的实时警告。通用汽车的Super Cruise会判定他过度疲劳;岚图FREE会在冬天为了让他别困打开冷风;蔚来ET7认定他开车疲劳和走神……
据了解,上述汽车品牌辅助驾驶系统是通过车内的摄像头或红外装置等,对驾驶员进行进行疲劳、分神以及危险驾驶行为的监测。当驾驶员出现异常驾驶行为时,实时警报和视频上传。
其工作原理是,其通过单一视觉对驾驶员面部特征抓取以进行判断。通过驾驶员面部特征将眼睛睁闭程度、嘴巴张合程度进行量化指标的分级,从而进行驾驶员疲劳驾驶与分神驾驶的判断。不过,该系统尴尬之处在于,由于驾驶员的眼睛大小、身高、面部起伏等方面有差异,该系统或出现误判。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博主说明情况后不少车企也进行了快速的反应。7月26日,在小鹏汽车回应微博名为“DerekTLM”的博主之后,蔚来也连夜成立研究小组,专门以微博名为“常岩CY”的博主为研究对象,以对小眼睛车主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优化。
车载DMS应用仍处早期
有业内人士指出,“DMS的算法有一套判断规则,其中之一是根据眼睛闭合到一定程度的时间比例,当闭合多的时候就判断为瞌睡。但这套方法对小眼睛司机无效,这也是这位汽车博主总是被DMS判定为疲劳驾驶的原因。当前没有行业统一的量化指标与判断标准,而是DMS供应商和车企自己标注与判断。”
车载DMS应用在国内乘用车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标配有DMS的中国乘用车(不含进出口)新车上险量为54.33万辆,搭载率为2.66%,但同比增速达228.87%。随着3D成像、光学镜头、红外摄像等视觉技术,以及AI算法的广泛应用,DMS功能在辅助驾驶行业的发展助推下,实现持续的增长。
亿欧汽车分析师李浩诚指出,随着整车智能化的深入发展,L2+及以上的高等级智能驾驶功能加速上车。当前“人机共驾”阶段,疲劳驾驶、驾驶分神、激进驾驶等主观因素已经成为公路事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比高达37%。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当前“人机共驾阶段”大多数驾驶操作还是需要驾驶员亲自完成,因此确保驾驶员可以随时接管车辆便成了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解决方案,这也正是DMS功能所扮演的角色。
目前已经有部分AI算法企业在尝试将车载DMS与智能座舱域、智能驾驶域以及智能交互功能的融合。中科创达(300496.SZ)创始人赵鸿飞认为,“车载DMS应该成为座舱域、自驾域、车控域以及人机交互的策略中枢。”
来源:中国经营报综合自中国经济周刊、红星新闻、南方都市报、每日经济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