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商韬略 霍怡
7月26日,阿里发布的公告中称:董事会已授权管理层向港交所申请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完成审核程序后,阿里巴巴将在港交所和纽交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相关资料图)
发布公告后,截至午间收盘,阿里巴巴港股大涨6.02%。
从2018年港交所制度改革以后,越来越多中国科技公司选择以美国作为主要上市地,香港作为“二次上市”模式挂牌。
原本海外资本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发展十分显著,但近两年双重主要上市却成为中概股回港的主流模式。
截至目前,包括贝壳、知乎、小鹏在内的9家中概股公司都实现了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
这其中最大的意义,就是要防范美国的SEC法案。
美国的骚操作玩得一手不讲武德,据SEC称,基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在美上市公司需提交SEC文件证明该公司不受外国政府拥有或掌控,并要求企业遵守PCAOB的审计标准,如果三年内无法提交报告,SEC就有权将其摘牌。
这个法案看似在面向所有在美上市外国公司,但普遍认为,这根本是针对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
毕竟今年5月,SEC又将包括京东、哔哩哔哩、拼多多在内的80多家在美上市企业加入了“欲摘牌名单”中,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的第六波了,这张“名单”越来越长,已经累计了128只中概股。
面对这样的“黑手”,中概股也是哑巴吃黄连,毕竟人家的地盘、人家说了算。
包括京东在内的大部分在美上市企业都在积极地寻求解决途径,而具有最有效风险对冲能力的方法无疑便是双重上市——即使一地退市也不会影响其上市地位,既避免了退市风险,也降低了退市成本。
另一方面,这也使阿里巴巴将更符合A股市场监管要求而被纳入港股通,这将为内地投资者创造更多便利性,阿里能扩大股东基础多元化,通过增量资金增加其流动性,进一步提升影响力。
从2021年2月以来,随着中美关系紧张,受到中概股审计监管和退市风波的影响,逾280多只中概股的市值从峰值2.8万亿美元跌至1.4万亿、面临着估值被低估的窘境,而随着化解退市风险后,阿里的估值回归路也将有望更加顺畅。
发布公告同日,阿里巴巴披露了2022年财年年报,2022财年,阿里巴巴总营收为8530.62亿元,同比增加19%,全球年度活跃用户13.1亿,其中10亿来自中国市场。
自港交所上市新规更新后,已经有26家中概股赴港上市,合计募资超过3400亿港币,这些企业的市值也超过了5.3万亿港币,占了香港市场总市值的14%。
中概股回归是一场“双赢局面”。
除了对阿里巴巴在内的中概股有着上述的优势,对于港股市场来说,有如阿里巴巴这样流通市值超过2万亿港币的龙头公司入局,客观上也肯定了对港股市场的重视。预计未来将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配置阿里港股和更多的中概股在港交所上市,这也将为港股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增强港股市场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当然,对于在美“飘荡”的200余只中概股来说,目前回归港股的总数仅不到十分之一,但今年以来,蔚来、贝壳、金融壹账通在内的23家中概股先后发布赴港上市方案,目前成功登陆港股的中概股约在30家,预计下半年将有更多的中概股加入回港步伐。
美股正遭遇十年不遇的大熊市,阿里回港双重上市形成的示范下,正鼓励着更多中概股赴港“双向奔赴”。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