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网红捐款支援防汛救灾的争议不少。
有大网红捐款2000万,被质疑是为了抵税。还有人专门搞出了个什么捐款排行榜,嫌弃一些人捐得少了,“平常视频里大手大脚,到这种事上怎么掉链子了?”对此,也有人直接回怼,“嫌少的你们补上”。
【资料图】
此情此景,让人很是不解,灾情当前,本就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各按本心、各凭自愿,有什么好喷的呢?做慈善本是好事,最后却滋生出不少恶意,甚至还掀起了不必要的网络骂战,实在令人唏嘘。
△网络流传的捐款名单。图自网络.
每逢救灾捐款,一些人就开始拿放大镜检视公众人物与知名企业,敦促他们捐款以及比较捐款数额也是常态。可不管别人怎么做,舆论场上总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
捐了是爱作秀,不捐是太冷漠;捐早是蹭热度,捐晚是不真心;捐少是不敞亮,捐多是求虚名……各方各派吵得不可开交,不仅搞得捐款者无所适从,更带偏了社会对灾情的关注。
这番舆论景象背后的社会心态,其实也相当复杂。
从积极层面看,其体现的是大家对于公众人物的道德期待,希望在关键时候,他们能够起到表率和带头作用。如果说这种声音在理性讨论的范畴内,不强求、不逼迫、不责骂,对公众人物也算是一种鞭策,无可厚非。
可是一旦这种期待叠加了仇富、阴谋论、原罪论等负面心理,上升到道德审判乃至“逼捐”的地步,就明显超越了合理界限,与慈善的自愿原则极大冲突。而且这种舆论审判还可能会衍生网络暴力,侵犯他人正当权益。
说到底,慈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事业,需要“润物无声”的从容与涵养。不可否认,扭曲的舆论责难下,不管自愿还是不自愿,很多人或都会选择交上一笔“舆论保护费”。善款短时间看上去是多了,可当这样的现象形成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善举就可能蒙上权衡与算计的灰尘——特殊时候临时抱个佛脚就行,求个舆论保护符乃至混个好人、良心企业的人设,平时热不热衷慈善谁会在乎?
至于做慈善的困境、慈善运作平台的短板,以及慈善监管机制的完善等等,这种更为日常,却不那么劲爆、有讨论度的话题就更没人关注了。长此以往,很可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无疑会扭曲真正的慈善精神,也无助于社会慈善观念的健康发育。
“世路之蓁芜当剔,人心之茅塞须开。”
于社会而言,慈善捐款当然多多益善,这意味着更多身处困境的人能得到帮助。
于具体企业、个体来说,也要从嘈杂的舆论中读出那份正向的社会期待。不要因机制不顺、舆论纷扰就心灰意冷、善行止步,正视自身社会责任,用行动与沟通去消除误解,最大限度、最持久地服务社会,定能赢得更多支持。
于胸怀朴素正义感的广大网友而言,也要保持理性客观。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起码不要“出键盘”,扰乱视听,干扰他人。
各方都以真心换真心,乐善好施的风气才会更强劲,帮助、温暖更多的人。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