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青海两省不断加深东西部协作合作力度,2022年,东西部协作安排资金6.7亿元、实施133个项目用于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分别占全年东西部协作资金的51%、协作项目总数的38%……立足“江苏所能”找准“青海所需”,苏青两省围绕基地建设、精深加工、产销衔接、品牌培育等关键环节,项目化、产业化、品牌化推动现代农牧业发展,助力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全力擦亮青海农畜产品绿色有机的金字招牌。

助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不仅在体现在超半数的资金占比上,更体现在江苏援青队伍不断地思索中。结合实际,思项目、思技术、思发展;笃定前行,他们建基地、树品牌、拓市场,他们用“江苏智慧”描绘着青海“丰”景。

思在发展 项目落地齐争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位于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的生态奶牛养殖基地,50位转盘式挤奶设备尽显“高端”,1242头荷斯坦奶牛在自己的超豪华“大平层”内悠闲地享受着“营养餐”。

奶牛们的“大平层”摒弃青海本地配建室外运动场的传统模式,采用先进粪污处理工艺,利用分子膜发酵技术、变废为宝,实现“牧草—奶牛—有机肥—牧草”的有机循环,发展零排放的绿色生态模式。更重要的是在“大平层”的建设过程中还导入了低碳节能理念,构建了以绿色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采暖系统,实现了恒温、恒湿、通风、清洗、视频监控等功能。

可以说,只要走进西堡镇生态奶牛养殖基地,你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这里与其他养殖基地的不同之处。这里是青海省投资体量最大的东西部协作项目,也是青海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奶牛养殖项目,而这里的与众不同正是来自栖霞区对帮扶县湟中区持续发展的思索。

在项目中,南京市栖霞区推动南京卫岗乳业与湟中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在项目的方案设计、设备购置、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指导。同时,引入湟中区本土企业互邦乳业,受托管理和承包养殖项目,从全国奶业产业基地聘请优秀人才组建管理运营团队,并创新运营体制、优化利益分配,打通了奶牛养殖的上下游产业链。

在青海6个市州24个县区开展全方位调研,形成了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案和可实施的项目储备库……实现精准帮扶,江苏精准谋划,助力青海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江苏在以农区为主河湟谷地的西宁市、海东市,将目光聚焦在蔬菜、水果和特色种养殖,以牧区为主的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着力主推牦牛藏羊产业,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大户的发展,着力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

实现多元化发展,苏青两地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工作积极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建设种养殖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发展产业化的种养殖加工示范区,推动种养殖向初加工、精深加工延伸。强化农业产业园区共建,积极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转移转化,支持引导江苏农业龙头企业落户园区。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田园养生、研学科普、农耕体验、休闲垂钓、民宿康养等休闲农业新业态,促进农村创业创新。

思在品牌 品牌农业结硕果

在青海有着“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的说法,对于喜欢吃牛羊肉的青海人来说,蒜是必不可少的佐料。海东市互助县有着种植大蒜的悠历史久,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蒜。但是,大蒜种植规模小,产量低,自给自足式的发展模式并未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主打产业。

而江苏大蒜无论在技术、市场,还是加工能力在全国都是遥遥领先。无锡东西部协作联络组了解道互助大蒜种植的情况后,决定帮助互助开发高原独头蒜,向大蒜产业的高端进发,让这小小的蒜头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宝贝。

精准打造特色品牌,才能提高高原特有有机农牧产业核心竞争力。苏青东西部协作全面推进苏青人才服务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围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精准选派专家人才,把脉问诊壮大产业。

在打造互助独头蒜之初,联络组与江南大学、江苏省农科院、徐州农科院等多方协调,邀请徐州农科院大蒜岗位首席科学家和企业家到互助县考察,组织开展商品化价值较高的独头蒜试种。向种植户免费提供试验种植的四六瓣、山东大蒜蒜种,结合互助当地的紫皮大蒜,在3个乡的5个行政村分为水浇地种植和旱地种植两种类型试种。

同时,充分发挥江苏大蒜产业全产业链优势和市场资源,推动国内大蒜龙头企业东方黎明集团与互助县合作建设高原独头蒜有机种植基地,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确保互助县百姓种蒜不愁销。

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市场引进开发种植高原有机独头蒜,在互助县乃至青海省都属首创。如今,该项目已经成为青海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规模化独头蒜种植基地,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发展高原有机独头蒜种植产业,探索出这一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富民新路。

近年来,立足特色产业发展,苏青东西部协作着力培育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充分发挥青海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深度挖掘传统品牌资源的潜力,着力做大做强牦牛、藏羊、青稞、枸杞等传统区域品牌。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创建企业产品品牌,先后培育了互助独头蒜、循化辣椒、民和灵芝、平安富硒蔬菜、湟中土豆等众多产品品牌。同时还构建起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品牌,设立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向品牌农业转变。

思在市场 “青货进苏”情更浓

在江苏省南通市,马贵虎店里写着“江苏省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州合作项目”的铜牌引人注目。

“我是来自遥远高原贵德县的,这是我在江南水乡开的第一个销售优质农副产品的店。”马贵虎说,三年前“大美青海高原特产”贵德农特产品南通直营店顺利开张,通过采用“进企业、进社区、进食堂、进酒店”等方式建立起来销售渠道,开业一个月营业额就突破了100万元。

如今,马贵虎第二家店铺也开起来了,他掩盖不住内心的激动说:“两地一家亲,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大家对我们的帮助和信任”。

今年1月9日,再江苏援青干部曹铖和汤道玲的牵线搭桥下,南通京源睿谷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贵德县农牧科技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支持海南州农畜产品购销和“三农”发展项目。这意味着第三家、第四家或是更多的贵德农特产品南通直营店将要在江苏大地开张营业了。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东西也要好吆喝”,贵德的牦牛肉、藏羊肉、黄菇、藜麦、蜂蜜以及梨、杏、人参果等优质绿色农产品实现了“西货东输”,打开了贵德农特产品在沿海地区销售的一片 “窗口”。

创新模式、拓展渠道、对接龙头、精准营销、提升品质……江苏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工作进一步提高消费帮扶的组织化程度,培育消费帮扶的市场内生机制,实现“青货入苏”助力“青货出青”,在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建设中,江苏青海情更深、意更浓。

据统计,2021年至今苏青两地通过“青货进苏”、青海特色商品专营店等消费帮扶渠道,产品销售额达2.85亿元。并且打造了建设“青品汇”线上消费帮扶产品销售平台,举办“苹果电商节”、农业博览会,大力开展民和农副产品进食堂活动,全力宣传推广牛羊肉、隆治苹果、蜂蜜、高原灵芝等特色农畜产品。

如今,产业项目激活农牧业整盘棋,为青海实现绿色发展新高地注入“江苏智慧”。苏青两地干部也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谋划中找准方位、在贯彻中见到实效,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结合自身产业发展之需,努力做大做强牦牛、藏羊、青稞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原生态有机畜牧业、种养结合循环农牧业产业带、高质融合现代农牧业产业带,以农牧业的提质增效,以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等要素集聚,牵引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农牧民增产增收的“柳暗花明”……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万玛加、王雯静、见习记者李春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