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7月4日讯(实习记者 张真)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风和医疗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中金公司为其保荐机构。公司本次IPO计划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656.2285万股,不低于发行后公司股份总数的25%,合计募集资金8亿元。
据招股书,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微创高端医疗耗材及机器人项目的生产制造”项目,其子项目为“医疗耗材及机器人的生产制造项目”和“医疗耗材及机器人的研发项目”,投入金额分别为5.25亿元和2.75亿元。
风和医疗是一家专注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创新型企业,目前已构建的产品矩阵包括腔镜吻合器、开放吻合器以及其他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其中,吻合器是医用切除与缝合器械,原理与订书机相似,能有效提升外科手术的切割缝合效率。
【资料图】
▌国产电动腔镜吻合器第三 投前估值19亿
招股书显示,风和医疗2020至2022年归母净利分别为7409.11万元、1.41亿元、3.76亿元;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602.09万元、3149.19万元、5907.24万元,复合增长率高达50.67%。
若以销售额论行业地位,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2年风和医疗在中国电动腔镜吻合器市场中位列前三;在国产电动腔镜吻合器出口市场中位列第一。
风和医疗的收入增长同样源于其电动腔镜吻合器产品带来的商业化价值。报告期内,公司电动腔镜吻合器类产品营收占比分别为17.4%、36.9%、52.86%,与之相对手动腔镜吻合器类产品营收占比则呈逐步下降趋势。
其原因在于,外科手术微创化、智能化趋势正带动电动腔镜吻合器需求增长。目前国内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低,2021年仅有14.2%,而美国同期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已超50%,由此推测国内还存在较大的微创外科手术临床未满足需求。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吻合器市场规模达到86.3亿元,2017至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12.5%,其中电动腔镜吻合器市场规模达到28.2亿元,占总体的32.7%,电动腔镜吻合器市场2017至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48.8%。
由此可见,电动腔镜吻合器拥有更高的市场增速。风和医疗在招股书中指出,电动腔镜吻合器在手动的基础上能降低人为操作影响而使手术更加安全高效,因此是未来吻合器发展的方向。
此外,据天眼查,风和医疗曾分别在2015及2020年完成A轮和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分别为泰达科投和天创资本。而招股书显示,风和医疗于申报前12个月新增天创健鑫、筑美中和、湖州佩兰、杭州花解语、珠海弘晖、无锡弘晖6名股东,投前估值19亿元。
▌产品结构单一带来多重经营风险
由于当下风和医疗的主要利润来源于腔镜吻合器类产品等微创外科手术器械,产品结构单一,这就导致公司在经营上仍面临众多风险。
比如与产品直接关联的原材料价格,2020至2023年公司直接材料金额分别为2855.88万元、5621.64万元、7431.11万元,分别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73.51%、80.68%、80.45%,显示出较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从政策面来看,腔镜吻合器相关的“两票制”政策已在福建、安徽、陕西等地区推行,若其进一步在全国范围推行,则意味着风和医疗现有与经销商的合作方式要适应全新政策而作出改变,这将对公司的销售模式、收入等要素产生影响。
市场格局方面,风和医疗也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所处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耗材领域市场竞争较激烈,具体就表现在以强生、美敦力为代表的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较高,此外越来越多的境内医疗器械生产商开始瞄准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市场,使得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因此总的来说,风和医疗亟待通过研发丰富其产品矩阵,通过技术工艺创新突破吻合器产品结构单一的困境,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不止吻合器 将开拓AI手术及辅助机器人系统
招股书显示,公司“医疗耗材及机器人的研发项目”将进行腔镜手术器械夹持系统(助手机器人)研发、智能缝合系统预研与开发等。
风和医疗表示,未来微创外科手术器械技术将进一步通过与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结合的方式进行创新,加速外科手术步入智能化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电动腔镜吻合器市场位列第一的强生,已在近些年接连布局手术机器人领域。早在2020年11月,强生便公布了六臂手术机器人Ottava,目前正处于临床开发中,而另一款泌尿科机器人手术平台Monarch则在去年获FDA手术许可批准。
目前,风和医疗“手术及辅助机器人系统”系列在研项目包括“基于AI技术的吻合替代者机器人系统”和“基于AI技术的视野移动及手术暴露控制机器人系统”,且均处于设计开发阶段,两者整体研发预算金额分别为1236万元和5000万元,报告期内已分别累计投入677.31万元和70.6万元。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将会继续维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于2026年达到336亿美元,自2020年起复合增长率为26.2%。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