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监测发现多起仿冒投资平台进行诈骗的事件。诈骗分子仿冒京东金融、马上金融、360借条等平台,推出大量“李鬼”式APP,以相似标志和产品介绍以假乱真,以“小额返利”等诱导网民进行访问下载,进而实施诈骗。

据悉,为了提高“李鬼”APP的可信度,吸引更多人上当受骗,部分诈骗平台甚至宣称具有“国企背景”,以“国字头”名义“拉人头”模式发展下线。仅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已排查打击仿冒APP4.2万个。目前,国家涉诈黑样本库已涵盖并处置涉诈网址380.4万个、APP51.4万个、跨境41.5万个,互联网预警劝阻平台预警超20亿人次。


【资料图】

用疯狂、猖狂、猖獗来形容不法分子的行为,已经毫不为过。如何防范网络诈骗,特别是“李鬼”式APP诈骗,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需要重点关注、重点打击的一个方面。否则,会给广大居民利益造成极大影响,甚至会直接损害企业利益、破坏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网络环境,会让企业和居民对网络的安全度产生怀疑。

很显然,分析“李鬼”式APP大行其道的原因,是最重要的。也只有把原因分析透了,病症找到了,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和防风险网,才能及时提醒企业和居民,不要上“李鬼”式APP的当,从而避免或减少损失,更好地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网络环境。

造成“李鬼”式APP大行其道的原因很多,如建立APP的门槛太低,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有些企业和用户容易受骗上当,过度看重小利益;监管的手段不能及时跟进,导致“李鬼”式APP有空子可钻,等等。但是,李逵们有点麻木不仁,对自身形象被损坏不够重视,没有形成有效的举报、打击、摧毁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要知道,如果不通过仿冒已经成熟的、有一定影响力和市场信誉度的APP,要想实施诈骗手段,还是比较难的,至少,其影响力非常有限,只有那些太容易上当者才会被蒙骗,绝大多数人不会选择相信这样的诈骗手段,且会诈骗者越多,广大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就越强。因此,要想诈骗成功,一些诈骗者就会仿冒已经具有一定名气和市场地位的成熟APP。也就是说,成熟APP搞不好就会成为不法分子的诈骗工具。显然,对已经成熟的APP来说,就是一件非常棘手,又非常重要的问题。譬如“京东金融”APP,已被打击的仿冒数就达5677个,“有钱花”APP被仿冒数也达1194个,按照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提供的数据,今年以来,已排查出并被打击的仿冒APP数量已高达4.2万个。

这样的仿冒现象,对已经成熟的APP来说,伤害是非常大的。一方面,说明这些APP确实做得非常成功,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从而成为了不法分子最主要的仿冒点;另一方面,说明这些成熟APP的反仿冒、反诈骗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加大这方面的力量,做好自身利益的维护工作,也做好广大用户利益的维护工作,不让“李鬼”为所欲为。

首先,要建立一支强大的专业队伍,有效打击仿冒者。要知道,“李鬼”式APP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与成熟APP专业队伍相比,在技术上实在相差太大,关键就看成熟APP有没有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只要有这样的专业队伍,还是能够对假冒者形成有效的震慑和打击的。

其二,要建立敞开的举报机制,鼓励广大网民举报,并对举报者实施奖励。网民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网民的力量发挥出来,“李鬼”式APP就会成为过街老鼠,就会一出水面就被广大网民痛打。因此,每家成熟APP都要建立举报机制,接受广大网民的举报,并对举报属实者予以奖励,形成“人人喊打”的良好格局。

第三,要对仿冒者给予严厉打击,使其倾家荡产。一旦发现仿冒者,就要立刻启动司法程序,对仿冒者实施严厉惩罚,并提出高额赔偿申请,让侵权者倾家荡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震慑力。

第四,要顺藤摸瓜,将背后的利益链全部趴出,斩断仿冒黑手。凡是这样的仿冒APP,都是有一条利益链的,包括技术人员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因此,必须顺藤摸瓜,将背后的黑手一起挖出来,予以最严厉打击。

关键词: 专业队伍 大行其道 顺藤摸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