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剧中酒壶代表转心壶,是古人在喝酒时作弊或取乐时用的酒壶。
2、转心壶出自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第四十一回:是把洋錾金的银酒壶,此壶比平常酒壶略粗些,底儿上却有两个窟窿。
3、打开盖一瞧,见里面中间却有一层隔膜圆桶儿。
【资料图】
4、另有根据古典名著《三侠五义》转心壶故事改编的戏曲《转心壶》,京剧、豫剧、黄梅戏等剧种都有此曲目。
5、扩展资料:《三侠五义》作为中国最早出现的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作品,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称得上是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由此掀起了各类武侠题材文学作品的高潮。
6、《三侠五义》侠义公案的故事,情节多纷繁曲折而又条理清晰,语言通俗,又成为各类戏曲的题材来源,如京剧《打銮驾》、《遇皇后》、《陈州放粮》。
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转心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侠五义酒壶在京剧中间,那代表的是喝酒庆功的意思。
8、传统戏曲舞台上的砌末包括生活用具(如烛台、灯笼、扇子、手绢、文房四宝、茶具、酒具),交通用具(如轿子、车旗、船桨、马鞭等)。
9、武器又称刀枪把子(如各种刀、枪、剑、斧、锤、鞭、棍、棒等),以及表现环境、点染气氛的种种物件(如布城、大帐、小帐、门旗、纛旗、水旗,风旗、火旗、蛮仪器仗、桌围椅披)等。
10、除常用的砌末之外,也可根据演出需要临时添置。
11、传统的砌末,是有意识地区别于生活的自然形态之物。
12、它们不是实物的仿制品,而是实物在戏曲中的一种艺术表现。
13、这也是砌末能够与动作、形象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
14、在演员没有上场以前,桌椅只是一种抽象的摆设。
15、如演出皇帝视朝,这张桌子便成了视朝时所需的御案;县宫坐衙,这张桌子便成了坐衙时所需的公案;朋友宴会,便成了宴会时所需要的酒席。
16、以上是实物实用,但戏曲舞台上的桌椅还可以做代用品。
17、比如用桌子代替山石,人要上山,就站在桌子上,如果这山很高,就用两张桌子叠起来。
18、要跳墙,就用桌子当墙;要睡觉,将身伏在桌上,用手支住头。
19、至于椅子所代替的就更多了。
20、舞台上表示从矮山爬到高山去,是从椅子了再登到桌子上,椅子还可以代替窑门,代替牢门等等。
21、桌椅无论代表什么,都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22、如戏曲中的布城虽然比较简陋,但决不追求城的真实再现。
23、布城可以根据城的需要自由调度。
24、扩展资料桌椅:俗称大道具,术制、红色。
25、演出中用桌椅不同形式的摆法,来显示地点、环境的各种变化。
26、桌和椅的搭配还可表示城楼、船只等。
27、桌上摆放不同的砌末,或表示为会审的公堂,或表示一定规模的宴会等。
28、此外,尚有二桌二椅、二桌四椅、三桌五椅、三桌六椅、三桌七椅等组合形式。
29、桌帷椅披:京剧舞台上的桌子前面,饰光缎绣花的帷片,名“桌帷”。
30、桌上覆盖一块与桌帷同色同绣的长条缎片,左右两端垂挂在桌的两侧,叫“桌搭子”。
31、红、黑、蓝、紫等色桌帷,多绣平金菱形回纹、勾云图案,红、粉、月白等色桌帷,多绣彩色花卉图案。
32、纯白色桌帷,素缎制,四周镶蓝缎花边,多用于灵堂。
33、椅子的靠背、座面、椅腿,兼及椅背、座的左右,有与桌帷同色同绣的铺垫绣片,叫“椅披”。
34、红色的桌帷椅披为最常用,也有白色及其他颜色。
35、桌帷椅披常与人物的化妆、服装相协调,以达到色彩鲜明的效果。
36、如花脸角色多用酱紫、蓝色的桌帷椅披,生行多用秋香、红色桌帷椅披,而旦角则多用粉、月白色的。
37、大帐子:大型绣花幔帐,由三根帐杆支挑,一根为横杆,两根为立柱插于椅背上。
38、有红、黄、绿、粉红、天蓝等多种颜色。
39、绣有二龙戏珠、鹤鹿同春、团蝠寿字、金彩花卉、珍禽异鸟等等。
40、有大撩帐子、小撩帐子和双帘垂下等用法。
41、不同位置形式和不同颜色的大帐子,在不同的特定情景中,可象征和表示不同的建筑和场景。
42、如置大撩帐子时,作为帝王的所在,表示为金殿;作为后、妃的所在,表示为宫廷;作为命官所在,表示为府堂;作为主将所在,表示为营帐;作为主帅人物出现,表示为军营或是辕门。
43、如置小撩帐子时,红色帐面,可表示洞房;果绿帐面,可表示绣房。
44、如帐子双帘并垂,则红色帐面,表示为床榻。
45、小帐子:较大帐子形制窄而短。
46、亦常用三根帐杆支撑张挂。
47、门帐、堂帐、灵帐、布帐、卦帐等,均属小帐子类。
48、布城:布制,有支架。
49、高约二米、宽三四米不等。
50、上有雉堞,下有城门,以灰、白颜色绘制而成。
51、在舞台上用以代表城楼、城墙或城门。
52、如《空城计》、《战马超》等戏所用即是。
53、龙头杖:亦称“龙头拐”,杖顶饰贴金曲颈龙头,杖身漆朱红色。
54、是京剧中受封诰的人物所用的道具。
55、如《太君辞朝》剧中的佘太君、《打龙袍》中的陈琳所持。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